瀏覽人數
8,360,941
2013
05
月號論壇主題
從「我是歌手」看華人流行文化的交盪與影響
創意經濟社會的兩岸爭鋒
-看「我是歌手」的市場經濟效應
林建山/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 (台灣)
 最近中國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的異軍突起,引起全球華人世界的莫大注目,因為最後決賽階段入圍競爭的,以多位臺灣知名老歌手與新歌手為主,正受到許多老歌手鹹魚翻生,乃至新歌手嶄露崢嶸頭角,且大藉話題炒作,而引起媒體極度注意,以至出現新聞台競相全程轉播的熱潮與爭議。特別是湖南衛視對《我是歌手》節目賽制設計的秀異特出,益發使得從評審、觀眾、參賽者、贊助商,到比賽規則、過程、製作、轉播,都成為整個華人社會的普遍話題;尤其是,《我是歌手》節目的所有參與者,都無一不因此獲利,使得歌唱比賽,在中國經濟社會,儼然成為商機無限的新興創意經濟市場(creative market economy),也讓世人看到中國文創經濟軟實力的前瞻性未來潛力。
「我是歌手」的竄紅,更重要的是引起了大家對於兩岸創意產業經濟的未來,究竟會是彼此共生競爭(co-optition)?彼此互補協力合作成長發展(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抑或是零和競爭或競合對抗發展(trade-off competition or zero-sum competition)?產生諸多遐想與夢幻。
當然,對於兩岸歌藝市場在廿一世紀未來發展前景展望,乃至兩岸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與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的可能各憑特色殊異而分立發展,或者是將因此而交互融合形成「創新華人歌藝產業典範」,而得以在全球創意經濟社會,占有新的一席地位,則是另一角度前瞻看待未來前景的一個面向。
《我是歌手》節目的崛興,並引起全球華人社會的共同關注,從個體經濟學的角度看,其實也不啻映現了三十年來中國崛起之後,除了製造業工廠的硬經濟部門之外,在服務業軟經濟部門方面,中國也在加速往前往上突進之中,尤其是在休閒娛樂關聯的歌藝產業市場,竟能以數十倍速的成長發展效率,與過去三十年間製造業萌發成長到壯大競爭力與吸引力的情境態勢,根本就是不遑多讓,尤其歌藝產業需求市場的進步發展,與在過去三、四十年前,其與國際市場及國際情境完全隔離或脫軌的狀況,早已截然兩樣,特別令人刮目相看。
從「我是歌手現象」中,其實讓全世界看到的是:第一,中國歌藝市場或歌藝產業,與世界級歌藝市場與歌藝產業的距離,似乎早已不像過去那般樣的鴻溝宏巨,當前的情境,其實頗似若干年前,由姚明等球星所帶動的運動休閑市場/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歷程經驗,頗為近似;第二是,中國歌藝消費市場的規模、潛量,以及文創關聯產業,特別歌藝消費市場的購買能力與購買意願,更是成長驚人,無形當中,也給中國軟經濟或創意經濟產品/服務的國際化,帶來莫大的潛力與機會之期待,如果球星在中國有票房、有市場,則在不久未來,歌星亦將會有其龐大票房、有其龐大市場的。這兩方面的現實趨向與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內需市場新魅力的一個重要新取向。
這次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節目的竄紅以至受到全球華人世界的普遍重視,另有一項被關注與被議論的,是臺灣歌手的角色與臺灣歌藝產業的市場價值問題。更加讓人倍感有趣的是,在《我是歌手》中嶄露頭角的,相當大部分的臺灣歌手,每多是屬於早已息唱多年,甚至是退而將休的老歌手,且占有相當比例,即使是新新歌手的新一代新人,在這次最終競技中,也都有其相當出色的表現,而引起廣大迴響與側目。
事實上,在過去將近二十年時間,臺灣歌藝市場與歌藝產業的進步發展,早已是以「歌唱人才養成所」以及「歌藝鍛鍊所」,或者是「亞洲區域歌藝事業創業創新中心」的職能角色,而在全球市場上領先於其他亞洲諸國;至少在此一期間,臺灣早已是亞洲區域經濟社會「共所默許/默認」成功扮演「亞洲歌唱好萊塢」的地位角色,無論是先進的日本、新加坡,或是中進的南韓、馬來西亞,更遑論其他亞太區域國家的歌藝產業市場,其絕大多數新生歌手唱將,幾乎都必須要在臺北登場演唱過後,才有可能在其各自國內市場受到矚目與重視,也才敢於聲稱是其歌藝產業市場的「A咖歌手」;凡是沒有經歷過臺灣臺北之洗禮者,就可能會無法突破其在歌藝產業市場成長發展的玻璃天花板限制。
這次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節目機遇,祇可謂為是臺灣的歌手唱將,難得逕直出境到目標市場國家,直接去面對需求群眾的欣賞與掌聲之一次可貴機遇。
這次《我是歌手》事件,所映襯出來的現實是,臺灣的確還是華人世界歌藝市場或歌藝產業中,最關鍵也最重要的「研發中心」、「人力資本開發成長中心」;而中國,則是以其廣褒空間與14億人口的龐大消費胃納能量,而成為代表全球歌藝產業市場之最豐沛市場潛力的世界級「實戰市場」。兩岸在這次機遇中,所顯露出來的這種分工合作模式,實乃自動自發的形成結果,是很有意義與亦很具高貴價值的;不論是面對當下時刻,或面對未來長期展望,都有殊深之前瞻意涵。
在這次《我是歌手》事件中,所引申出來的未來前瞻趨勢,另有三點值得認真思考與想像的重點。
第一,兩岸所具有的共同文化涵度(cultural context),在未來可預見的歌藝市場與歌藝產業的「市場化」與「產業化」過程,應該都可以扮演一個相當積極重要的功能角色。未來是否也可以,因此而成為朝向歐美先進國家社會市場進軍發展的特色優勢條件,似乎頗有可以思考,乃至致力向上發展的空間與機會。
第二,兩岸在這一新生的國家級創意產業經濟之市場結構中,臺灣是否得以永續凸顯其在研發、生產的供給面,繼續扮演積極攻勢角色(offensive role of the market),而中國是否可以永續成長發展其消費市場的需求面,也同樣繼續扮演一個積極攻勢角色,並且讓兩岸共構成為亞洲區域的大產銷整合機制與引擎,甚至促使兩岸的所有努力成就、成果,都能夠同臻成為,全球創意產業經濟市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這是極其值得期待與觀察的。
第三,從歌藝產業已漸漸成為兩岸彼此之間,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或國家創意產業經濟中的一個骨幹產業類項來看,未來相關人力資本的養成開發運用成長,都勢必會是兩岸主管機關的國家產業政策(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之極重要的一支,主政的公共部門,在其產業政策制定執行,乃至兩岸產業合作平台機制之中,歌藝市場與歌藝產業,都必然會被納列為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建山/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 (台灣)
學者、教授(生於1949年,台灣花蓮人)
現任: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知名制度經濟學者,專注於公共政策、應用經濟與國際事務。美國聯邦政府韓福瑞獎金中華民國首位得主、美國聯邦智庫經濟評議會亞太經濟預測工作委員、中國傅爾布萊特學友會級美國馬利蘭大學在台校友會理事、蘇聯遠東基金會台灣地區秘書長、並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輔仁大學等多所大學。
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碩士、美國拉撤勒大學經濟管理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國際政策學人。
曾任:經濟部外銷服務團團長、環保署環境評估常任審查委員、勞委會職訓諮詢委員會,以及國科會、交通部、僑委會、外交部、國防部、全國工業總會等政府公、民營單位之公共事務之公共事務重要顧問及諮詢角色。
著作:《經濟知識學》、《商情預測》、《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現代服務謝行銷學》、《台灣企業原理》、《永續政策經濟學》、《讓市場真正市場化》等二十一種,並經常著文評論時政議題,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