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0,909
2013
05
月號論壇主題
從「我是歌手」看華人流行文化的交盪與影響
被低估的一篇宣言
陳奕廷/媒體工作者(台灣)

四月的台灣,一會雨,一下晴,讓人捉摸不定。台北中山北路兩邊的人行道,有人穿著短袖,也看得到有人穿大衣。隨著2008後,兩岸關係大幅和緩與進展,時序進入馬英九第二任期,兩岸之間是否面對著政治談判,開始出現多方的耳語。台灣老百姓對寫入十八大政治報告的「兩岸應該協商和平協議」的心情,恐怕就跟四月台北的天氣一樣複雜多變。
當下,台灣立法院正在為了兩會(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互設辦事處的細節吵得不可開交。日前,地點同樣在台灣立法院的中興大樓,由台灣學術界一群青壯年紀的學者所成立的「台灣守護平台」協會,發表「《自由人宣言》-以《人權憲章》重構台灣與中國之關係」。
這篇宣言的重點在於表述,兩岸之間真正永久的和平與政治信任,來自於落實自由、人權、社會公平正義等核心價值。他們認為真正的政治互信來自於共同對人價值的尊重,他們倡議兩岸簽定人權憲章,並反對在落實之前簽訂任何所謂的政治協定,包括和平協議。
這份宣言是明顯被低估的新聞,也許同樣不被兩岸政府所重視。躍上台灣媒體版面的,是在該宣言研討會上,擦槍走火而出的民進黨路線之爭,而非這宣言的主張精神。我以為這多少會讓他們沮喪,但發起人之一的台灣中研院學者吳介民樂觀地對我說,他並不感到灰心,相反的,他認為如果可以讓更多人因此認識他們的主張,在這議題上產生更多討論,不但達到他們預期的效果,對台灣的民主來說也是深化的過程。
兩岸關係發展至今,許多大陸朋友,尤其是共產黨官員無法理解,當大陸已經「讓利」甚多的時候,為何在政治認同、民族認同上都仍然有極大的鴻溝,無論從大陸所倡議的兩岸聯合保釣的反應,或者台灣民眾對於統一意願的民意調查,都可見差距。
「錢能解決的,都是小事情」,這是台灣人熟悉的一句話。兩岸關係與人的價值,顯然不在這範圍之內。台灣經歷過經濟發展與「向錢看」的年代,這與隨後掀起政治民主法治與社會正義的改變熱潮,都來自於對於個人價值提升的自我願望。
這也許是兩岸之間真正的距離,但相信並非兩岸人民的距離,而是自認柔軟彈性提出一國兩制的共產黨政府與台灣人民之間對於價值認定的落差。當「讓利」成為大陸對台的「主旋律」時,台灣對於兩岸政策的思維與評價也將僅止於利益分配。然,當政者何必曰「利」,上下交相利者,國恆亡!
對台灣人民來說,賺錢當然是重要,但不是追求價值的全部,也不會無可取代。「讓利」的思維不但沒有抓到兩岸之間真正的距離在哪,長期以往,兩岸的彼此認識,反而是奠基在一廂情願的政治目標,跟狹隘的「利己」與消費主義上,兩岸就更難存在為彼此著想的同理心。
當中國一方面強調民族情感與中華文化的時候,我們都必須捫心自問,沒有共同價值的提升與達成共識,這樣的訴求,尤其在面對新生代的台灣人,是否會有影響力?在中華文化上,我們也質疑,中華文化是否就不存在的個人價值與權利的不斷提升?文化價值的內涵是否僅止於所謂「漢唐盛世」時候的標準?這面向,相信亦可為近一、兩年來中國政府與香港人民之間的摩擦,提供一個客觀的思考。
這份自由人宣言也許陳義甚高、政治上沒有明顯的可操作性、發表宣言的知識分子在台灣的整體社會號召能量仍不足夠,也易於被外界認為具有一定的政黨傾向或政治色彩,但我們不能忽略他們所點出兩岸的核心問題,以及他們訴求背後的正當性、代表性與展望性。
一位敏銳的台灣記者在該新聞報導的結語,對這群提出宣言學者的形容,可以提供關心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朋友,一個重要的觀察面向:「這批學者自主性高,強調的多為人權、民主和務實的財經需求,與早期中國研究學者有很大不同。」
台灣早期的中國大陸研究學者是另外一種「特許行業」,因為可以接觸許多左派的書籍,原因是國家的需求,名稱是「匪情研究」。這些學者多是在台灣政治大學東亞所、國關中心任職,現今大部分在台灣的中共研究者都是系出於此。
不過,他們的目的在於研究共產黨與預測共產黨,具有一定的時代性。隨著中國大陸的崛起與融入世界體系,中國與中共遠不僅止於過去的研究範疇,因此國內相關研究紛紛加入經濟研究、社會文化研究背景的學者。另外,以中國大陸百姓的生活與個人權利做為理解真實中國大陸的學者,也逐漸變多。


以此份宣言發起者之一的吳介民為例,他是台灣解嚴前後,台灣大學校園的學運領導者,也是當時學運分子中,率先投入中國研究者。他赴哥倫比亞大學拜黎安友(Andrew James Nathan)為師,走進大陸的農村與工廠多年,進行田野調查,他希望可有助台灣理解庶民中國的模樣,而這些選擇的背後都跟他的生命經歷有關。
他與他的學運夥伴在八零年代的台灣,從農村到漁港、從學校廣場演說到街頭抗議,參與了各類社會運動:關心土地、弱勢與如何打倒腐敗獨裁的國民黨,是這群頭腦與身體都發熱的年輕人最關注並且身體力行的事情。
這群當年在街頭狂飆的年輕學子,一批人隨著參與政治走入了政府機構,一批人則是從國外留學回來後,走入校園與台灣各角落,繼續找尋下一個奮鬥著戰場。他們的生命經歷與早期台灣中共研究學者截然不同,對於兩岸關係,中國大一統的民族情感包袱早已不存在,面對過分狹隘的本土的民族情緒時,他們亦堅持民主與人權的普世價值。
雖然吳介民樂觀看待未來這份宣言的發展,但這群走過學運、台灣政治解放,社會各種力量奔放年代的知識分子,回顧過去,他們多少會感嘆,年輕的時候缺乏經驗,但充滿勇氣與自信可以改變社會,現在,他們已經五十上下,卻發現整體政經結構的穩固與難以撼動。尤其,隨著陳水扁政府的下台,除了政權的輪替之外,台灣本土派在兩岸關係與外交政策上的挫敗,讓他們這樣背景的知識分子,在面對社會、表達意見的時候,都必須花更大的力氣,無論那是因為他們的政治立場或者是對政治能力上的質疑…….
另一個顯著的例子是姚人多。他與吳介民一樣屬於青壯世代的學者,任職於清大。台灣社會開始認識他,是因為他另外一個身分,蔡英文的幕僚與文膽。常自稱自己是「研究型學者」的姚人多,在該宣言的研討會上,指出民進黨提不出與九二共識等量其觀的替代物,並認為台獨已經沒有市場。這不但引起現場同為學者出身,目前在民進黨任職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與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的林濁水反對,經過媒體報導更造成一陣風波,民進黨內包涵蔡英文,無人正面回應。
姚人多的感受複雜可想而知,一周後,他在網路回應此事,除了交代來龍去脈之外,更完整表達對於民進黨中國政策想法。姚人多說: 「民進黨應該要跳脫過去傳統的獨派論述,提出一種不是『逢中必反,逢扁必挺』的新中國論述」;「新中國論述必須同時包含四個面向:主權、人權、賺錢、尊嚴。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讓台灣人活得像是一個有國家的人。」
其實姚人多的觀點在研討會現場已有說明,但不受媒體青睞,一周後的澄清內容,自然沒獲得太多回響。無論他們心裡是否對此失望或無力,但他們卻都可能是下一輪兩岸關係舞台上的重要人物。
原因無它,五十歲上下正是人生的最精華,與他們相差二、三十年的台灣新世代雖然沒有同樣的生命體驗與年齡帶來的急迫感,但是政治民主、新聞自由、社會法治與公平正義卻是台灣年輕一代與生俱來的DNA,追求個人自由、天賦人權的過程並沒有中斷。他們的語言比傳統的中共研究者,更可以跟年輕一代的台灣人溝通,並且爭取他們的信任。這點上,不但他們應該發現,對岸的主政者也應該要正視。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陳奕廷/媒體工作者(台灣)
現任:兩岸公評網主編
曾任:
網路媒體與新聞雜誌記者。
學歷:
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