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4,812
2013
06
月號論壇主題
兩岸四地公民社會與社區發展的展望
美在台菲衝突公允 我循一定模式達陣
陳一新/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台灣)
菲律賓公務船射殺台灣漁民事件經國際媒體廣泛報導後,已引起亞洲許多國家的共同憤慨。除了不少美國聯邦眾議員仗義執言支持我國之外,印尼一位官員、歐盟國會議員、日本媒體與許多美國媒體也抨擊菲律賓公務船在海上殺人就是不對。
作為台菲共同老大哥的美國,在台菲事件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美國海軍派遣「觀察島」號大型彈道飛彈觀測艦到我海軍與海巡署演習場域監控,顯示美國正密切注意我方對菲國展示的海上大動作。
掌握菲國政治文化 外交談判才能洞燭機先
與任何國家談判,都必須瞭解對手國的民族性與政治文化。菲律賓官場上的巧言令色、狡詐善變、出爾反爾固令人不齒,但我國若未充分掌握對手國政壇的習性,自然對我方不利,變成「君子可欺之以方」。雖然菲國駐台代表白熙禮曾承諾台菲聯合調查菲律賓公務船射殺台灣漁民事件,但在我方拒絕接見菲國特使裴瑞茲並啟動制裁機制之後,我方竟仍認為馬尼拉會信守承諾,遵守四月間簽訂的「台菲司法互助協議」,而依前議派遣調查團前往馬尼拉,誤以為可與菲國司法單位進行聯合調查,實屬「緣木求魚」了。
在這場台菲交手與較勁的過程中,我國外交部因忙於外交折衝與談判,而疏於國際宣傳,以致菲律賓竟然搶先召開國際記者會,惡人先告狀。菲律賓調查報告出爐,認為「廣大興28號」漁船「越界」捕魚,還發動引擎衝撞到菲國公務船,菲國是為了打擊非法捕魚的「壞人」,才會對準引擎開槍,不慎誤擊到台灣漁民。直相只有一個,所有證據均指向菲律賓公務船射殺台灣漁民事件是「冷血謀殺」,而非執行公務,菲律賓卻指鹿為馬,「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再以培瑞斯轉達的「深切遺憾和道歉」(deep regret and apology),對政府四項要求之一「正式道歉」而言,已是可考慮接受的形式,不過,政府絕對無法接受「非蓄意的」(unintended) 說法,除了不符事實之外,此一說法更有為菲執法人員開脫,嚴重影響司法調查的公正以及後續的賠償協商。
透過三條戰線 打開台菲談判僵局
以台北目前的處境來看,應該同時拉開三條戰線。第一條戰線就是國際文宣戰。在第一場國際文宣戰中,菲律賓善用國際宣傳,加上英語流利,而略勝一籌。然而,真理愈辯愈明,我方在掌握漁船彈孔累累與漁船並無擦撞痕跡等具體事證上佔有絕對優勢,加上這次事件顯示我方無論在情、理、法上都完全站得住腳,即使派遣軍艦、軍機、海巡署艦艇出海護漁,也都有理且節。
第二條戰線就是透過各種優勢與籌碼,設法與菲律賓重啟談判。在台菲重啟談判之前,除了海空軍演、海巡署護漁、凍結菲勞、菲傭、觀光之外,我方更可將菲國盤據在出口菲勞、菲傭的各個山頭、政治勢力與軍頭的利益共犯結構,讓國際社會充分瞭解菲國政治人物是如何的貪婪、狡滑。只有讓菲國政治人物知道「痛」,馬尼拉才會真心道歉、賠償與緝兇。
如果台菲長期對恃不可避免,我國也應視時機主動創造談判議題,包括必要時逮捕數艘菲國漁船與漁民,作為談判籌碼,迫使菲國與我國進行談判。
如果菲律賓在我方壓力之下,願意將「廣大興28號事件」拉回到外交談判戰場,對雙方都是有弊無利。根據媒體報導,菲國前總統羅慕斯可能來台,不無可能是菲方施放的政治風向球,試探下一步台菲重啟談判的可能性。如果情勢發展到這個地步,我方當然也應見好就收。
第三條戰線就是華府。美國早就密切關注台菲最近的衝突。日前,已有數位美國聯邦眾議員為我國發聲,要求菲律賓道歉、賠償與緝兇,未來希望在我國駐美代表處的努力之下有更多的聯邦參眾議員在此一事件上支持我方的立場。在此同時,我國也應竭盡所能爭取美國行政部門對我國的支持。
歐巴馬政府在監控我國海軍動向的同時,一定也在思考如何讓這兩個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夥伴化干戈為玉帛。綜合國務院兩位發言人莎琪 (Jen Psaki)與代理副發言人范垂爾 (Patrick Ventrell) 的談話,美國的立場可歸納為以下五點。

首先,美方對於台灣漁船在5月9日與菲律賓公務船的海上衝突中,一名船員因此慘死感到遺憾。
其次,台灣與菲律賓皆與美國有廣泛的關係,美國針對這起事件持續與台菲政府保持連繫。目前,美國事先知道我國海軍會在台菲重疊海域進行演習。美國駐菲大使湯瑪士 (Harry Thomas) 贊揚菲律賓道歉的動作,但顯然還不明瞭艾奎諾政府的狡詐與反覆無常。美方認為,菲方道歉究竟有無誠意,由台灣決定。
第三,美方歡迎菲國承諾對此進行完整、透明與快速的調查,並與台灣調查單位密切合作。然而,美方卻不知菲國外交部雖同意的聯合調查,該國司法部並不買帳,認為事涉主權不可能與我方進行聯合調查。
第四,美方鼓勵雙方和平協商,克制挑釁舉動。美方歡迎台菲採取適當措施,以「防止類似悲劇再度發生」。不過,美方卻不瞭解菲方千方百計閃爍其詞,無意與我方進行和平協商。
第五,美方持續敦促雙方確保海上安全並自制以免區域警張情勢升高,而破壞歧見快速與有效解決的希望。
美國以人權立國 立場應不偏不倚
此一事件可以看出歐巴馬政府對台菲雙方的一些思維方式與做法。雖然美菲有共同防禦條約,但並未以該條約迫使我方讓步。反之,美國以人權立國,不可能偏袒在此事件中草菅人命的菲律賓,因為一旦選擇錯誤的一方,歐巴馬政府將再也不可能在亞洲以民主、自由、人權為號召,在亞洲立足,更不用說向緬甸、柬埔寨、寮國推銷美國的價值觀了。
由於美國曾是菲律賓的殖民宗主國,對菲國政壇「推、拖、拉、混」的民族性與官場政治文化知之甚深;因此,華府特別要求馬尼拉在此一事件進行「完整與快速」的調查,主要就是避免菲律賓政府耍嘴皮與耍無賴。
此外,美國針對這起事件持續與台菲政府保持連繫,並鼓勵雙方和平協商,就意味著美國應已對菲律賓政府施壓,要求馬尼拉儘快與台北針對漁權議題展開談判。在中日台釣魚台列島出現爭議後,美國一方面擔心衝突升高將影響歐巴馬政府的再平衡亞洲政策,另一方面也擔心衝突升高可能導致兩岸聯手保釣,而要求東京與台北簽訂漁權協定。這次北京又提兩岸聯手制菲,加上台灣境內民調呼應兩岸聯手的聲浪漸增,自然讓美國觸目驚心,而認為台菲有必要和平協商。除了台菲漁權協定之外,還有什辦法就能夠「防止類似悲劇再度發生」?
對華府來說,台灣與菲律賓若能簽訂漁權協定,也就是朝南海地區的自由航行與海洋安全邁出一大步,對於美國期盼多年而不可得的「南海行為準則」也更為接近。
更重要的是,透過美國的主持正義,無論在外交、政治、經濟與軍事各個層面,歐巴馬政府在推動再平衡亞洲政策時,也更有號召力與正當性。
一中各表 不影響我國際空間
隨著馬尼拉對台北欠缺解決問題的誠意,馬英九政府升高對菲律賓的制裁。這次事件顯示我方無論在情、理、法上都完全站得住腳,即使派遣軍艦、軍機、海巡署艦艇出海護漁,也都有理且節。台菲若能簽訂漁權協定不僅讓漁民與漁船更能安心捕魚,也為我國未來以實力進入南中國海,乃至參與「南海行為準則」的制定,打下堅實的基礎,至少是邁出重要的一步。
美國有許多友我人士,當然也有友菲人士;因此,我國朝野上下在這次事件應特別謹言慎行,不應對在我國的菲國人士、旅客、菲勞、菲傭有任何不禮貌或不當的言行,以免讓美國友菲人士抓住把柄,讓我國所有的優勢與籌碼盡付東流。
歐巴馬政府若是偏離美國立國精神,華府可能今後難在亞洲立足,但若秉公處理,美國至少可在亞太地區維持海洋安全,進則可以更有效地推動再平衡亞洲的政策。
就台北來說,迄至目前為止,我國無論是在台日爭端或台菲爭端中,都是採取同一模式:台日或台菲衝突升高—美國關切—中共呼籲兩岸聯手—美國緊張—我國表態絕不與中共聯手—美國分別對日、菲施壓—台日或台菲進行漁業談判—台日或台菲達成漁權協議。就模式來而論,不論是台日或台菲的許多發展都與此一模式若合符節,出入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舉國上下無論朝野,非常難得地都支持政府的決策,如果未來繼續處置得當,我方也可振振有詞地告訴亞洲甚至全世界,既使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之下,台灣還是能和日本與菲律賓簽訂漁權協定,對於我國未來國際空間的拓展,絕對是一項正數。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陳一新/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台灣)
學者、教授。
現任: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博士。
曾任:立法委員、國大代表、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
著作:《從軟硬權力對比看中美在東南亞的競逐》,宋鎮照主編;變遷中的東南亞政治:制度菁英與政策的磨合(台北市:五南,2007年)、《入聯公投將把台灣帶到哪裡?》,王緝思主編,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08年(總第一期)(北京市:北京大學,中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2008年)、《美國對兩岸外交休兵的看法與反應》,林碧炤主編,(台北市:遠景基金會,2008年)、《兩岸外交休兵的美國因素》,國防戰略摘要,第三卷、第三期,2008年。專長領域:國際關係理論、全球化與國際政治經濟、美國對中國與台灣的決策過程。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