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0,562
2013
07
月號論壇主題
考季,談兩岸四地考試文化
從香港公開試考甚麼的爭議說起…
張銳輝/中學教師 (香港)
香港的高中課程自2009年9月開始, 由原來的四年制改為三年制, 而公開考試則由原本的兩次合併為一次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學生即以這次考試的成績, 作為入讀大學及未來升學或工作的憑據, 其重要性類似台灣的聯考制度或是大陸的高考制度。一個運作了百多年的學制, 每一級七萬多個高中學生, 要從最基本的課時上作出改變, 實在是個龐大的工程; 而考試制度轉變帶來的問題與影響, 也可說是千頭萬緒, 不如就從自己任教的通識教育科說起。
通識教育科是香港這次被簡稱為「三三四」學制改革的焦點之一, 原因之一為修讀的要求: 以往大學收生的基本要求只是中文、英文及數學三個科目, 通常稱之為「必修科」。但在三三四新學制下, 通識教育科成為新增的第四科必修科目, 所有高中學生都必要修讀並應考公開試。另一個關注的焦點在於課程的內容: 根據通識教育科的課程指引, 其課程宗旨之一為:
「…(c) 成為獨立思考者,能夠適應個人和社會環境的不斷轉變情況而建構知識;(d) 培養與終身學習有關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和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此外, 課程亦期望學生能:
「…識別對個人和社會議題的不同意見背後的價值取向,並在個人和社會層面的議題和問題上,運用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力,和從多角度考慮作出判斷和決定;」
至於如何能達致課程的宗旨與學習成果, 通識科的課程內容共分為六個單元: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等。而課程的內容是以「探究問題」作為框架, 展示了課程要求的寬度和廣度, 老師可「選取各種具體的、時事性的議題, 與學生進行研習」。以下以單元二「今日香港」的其中一個主題「法治與社會政治參與」的課程內容作為示例: 課程的探究問題就是:
香港居民如何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就法治精神而言,香港居民如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 香港居民對社會及政治事務的參與程度和形式受甚麼因素影響?他們的參與有甚麼意義?為甚麼他們會有不同的訴求?有關訴求帶來甚麼影響?
-- 法治精神如何保障香港居民的權利和推動他們履行義務?
-- 政府怎樣回應不同群體的訴求?政府的回應對香港的管治、維護法治精神和提升公民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有甚麼影響?為甚麼?
老師就可以不同的議題教材施教, 讓學生探究和解答課程的問題, 加上政府並不審訂通識教育科的教科書, 於是, 老師擁有很大的空間去銜釋課程, 並選取社會時事素材帶入課堂, 從而實踐真正的多角度思考。
在今年(2013年)的中學文憑考試通識教育科考卷中, 其中一題是以香港立法會議席的組成, 與及立法會議員「拉布」作為資料, 該題目如下:


試後卻引發了一些親北京政客的質疑, 認為「採用這類具有高度政治主觀性議題,作為考試題目,甚至列為必答題,並不恰當!(註一), 因為考生在這些議題上,會擔心自己立場與閱卷員不同,影響分數及升學,與其改善評核過程,不如「堵塞漏洞」,不再將高度政治性議題作為考試題目。」 除了在報章連日撰文, 更在立法會的委員會會議發言批評, 似乎欲向設題者施壓。不過同時, 我們又能看到資深的前線通識老師及學校校長, 敢於據理反駁, 例如有老師認為課程指出教師宜採用時事的最新資訊,運用突發議題作研習之用, 因此考評使用了曾經是全香港熱話的「拉布事件」, 切合課程要求因而並無問題(註二); 更有校長率直批評如果要求考評內容「非政治化」, 才是切頭切尾的政治化, 是香港教育發展的大倒退(註三)。也有老師提醒有關政治議題的題目, 其實只佔整份試卷的一小部份, 過份強調這部份的影響, 是否已是一個政治過敏的現象?(註四)
由上述的論戰, 可側面地反映了今天香港的政治環境, 與及香港人對公開考試的要求。
首先, 香港人對中學文憑考試這個中學畢業公開考試的關注、要求與期望都很高, 因為其發揮著階級流動和學術資源分配的作用, 雖然政府曾鼓勵大學採用更多元化的收生方法, 也引入了中學校長的推薦計劃, 但現實上, 本地大學的學位分配仍高度依賴學生在文憑試取得的成績作為依據。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香港的政府資助大學學士學位, 自1996年以來一直未有增加, 只有一萬四千多個, 只佔適齡年青人的20%(去年中學文憑考試的考生就有七萬多人了), 這個數字在發達國家甚至是東亞地區來說都是嚴重偏低的! 於是, 激烈的學位競爭導致公開考試壓力大風險高, 社會對考試內容的關注也大了。
但另一方面, 由於言論及資訊尚算開放, 教師的民間社會亦有一定的發展歷史, 因此, 對課程及考評的內容, 前線教育工作者如老師校長甚至是學生, 均習慣表達不同意見, 並向教育當局施壓。例如新高中課程中其中一科新設立的選修科: 商業會計及財務管理科, 不少老師及學生均感課程及考卷內容過多, 向教育當局多次反映不果, 更曾發起簽名運動及示威抗議, 最後終成功令教育局在2013-2014學年, 精簡了課程內容及考核方法。
前線教師在課程及考評上的專業自主, 在通識教育科上同樣充份反映, 不過老師們的主動敢言, 卻並不止為向政府施壓求變, 而是為在教學上實踐課程的宗旨理念, 頂住社會上的政治壓力與干擾, 上述的「拉布」試題的辯論正是事例子一。
執筆之時正值七一回歸十六周年前夕, 也是零三年七一五十萬人反對廿三條大遊行的十周年, 今年香港人對現屆政府的信任度跌至回歸後新低, 明天的遊行可能又創人數新高。但回看十年前的民意凝聚, 能換來惡法撤回, 危機可以帶來生機, 就正如今天香港的教育制度雖則千瘡百孔, 教育環境的政治空間雖面對挑戰, 但尚幸公民社會仍然蓬勃, 資訊及言論尚算開放, 惟望更多前線教育工作者的行動參與, 令課程及評核更加合理合適, 當然, 更根本的教育資源投入, 就要靠政府的智慧了。
(註一) 梁美芬, <通識不應設必答題>香港: 星島日報, 2013年4月30日
(註二) 方景樂,<通識教育會被騎劫嗎?>香港: 信報, 2013年5月10日
(註三) 陳岡, <反對政治化干預考題>香港: 信報, 2013年5月10日
(註四) 許承恩, <反思通識政敵的批評>香港: 明報, 2013年6月13日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張銳輝/中學教師 (香港)
現職中學教師, 任教通識教育科18年
現任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育研究部主任,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中學文憑考試 通識教育科 校本評核監督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