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6,764
2013
09
月號論壇主題
省視台灣大兵洪仲丘之死
網路世代在公民社會裡的角色與力量
曾建元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台灣)
網路時代來臨
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日新月異,過去人們遠程通訊所依賴的書信和電話以及任何的載體,都將通過網際網路的連結,整合到人手一機的手提電話或電腦裡了。
我們可以想見這一圖像,每一個人都擁有強而有力的傳播工具,由國家或財團壟斷傳播媒體和決定公共新聞話題的情況已經出現缺口,儘管大眾傳播媒體如電視和電子報由於容易接近以及使用上的習慣,而仍是人們最主要的資訊來源。
在今天,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特定公共議題的發動者,如非該一議題的利害關係人眾多,則是議題發動者的公信力,使得該特定議題得以進入到人們的視界,成為公共關懷的焦點,乃至於成為公民力量社會動員的精神動能。
網路是形塑共同體的利器
可是,由於資訊的氾濫,發言主體的多元分散,社會利益的分殊,以及都市化現代社會裡社會關係的不固定所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離和互信的不易培養,社會動員如果沒有善選議題和契合各種主客觀條件,其實也並不容易。社會動員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我們也可以立意取向地以人為中心來展開檢討,也就是把人視為自變數,外在於人的客觀事象視為中間變數,社會議題的動員效果為依變數,則如何在平日強化人的素質和能力,顯然是改造社會的基礎工程。問題是,人是社會的存在物,人只有在社會中實踐,學習社會互動與溝通形式、形成自我意識與社會意識,他才會受到接納,成為一個社會人。
所以,儘管當代人類可以在虛擬世界建構出每一個人自我而獨特的社會關係,人們還是應當不時回到實在的世界,在互為主體性的大社會中,通過對人的全面認識,而不是容易心中保留的網路身分或代號,去學習真正的信任和愛,學習歷史和文化的精神傳承,以便型塑認同,建立起一個共同體。
網路可以突破資訊壟斷
 網路通訊工具的便利性和普及化,使人民民主和公民社會的理想更容易實現。理論上,民主既以多數決為其議事之原則,則人數最多的無產階級理應在國家內擁有最大的決策權,可以推舉自己的代議士為自己的階級利益代言,也理當擁有左右公職選舉的關鍵票數,可以影響政策的制定。事實上卻不然,因為過去資訊的傳播需要龐大的支出,比如說電視的時段或報紙的篇幅有限,經營者擁有支配的權力,其通常以商業考量來取捨新聞或廣告,所以除非可以製造出令媒體無法忽略的新聞事件,就只能通過競價的機制,來為特定的內容取得較好的時段或版面。
在商業機制中,無產階級的聲音首先就會被割捨掉,其議題或利益也就會被排除在公共論述領域或公共議程的優先性之外,而如果要藉由新聞策略來突破商業機制,則就會出現光怪陸離用以吸引媒體注意的新聞事件製造與操作。而縱使要進行選舉動員或社會運動動員,也都需要有迅速而有效的人際網絡內部連絡工具,以及能夠向社會大眾傳播訴求的媒體,現在,網路媒體就可以很便宜和輕易地達到這些功能。
國家的恐懼見證網路的力量
網路使資訊和知識取得的門檻降低,使大眾的言論自由和知情權能夠儘可能地實現,當然,統治階級最不樂見的也就是被統治階級的被啟蒙而形成階級意識,所以意識型態國家機器的黑手也必然會伸向網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依此授權公安部建置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網路警察系統,更依賴中國工程院院士方濱興等設計和建置了全球最嚴密的網路防火長城金盾工程,可以過濾掉任何黨國認為人民不適宜知悉的訊息;連美國政府對於網路言論的管制亦蠢蠢欲動,二零一一年起在國會不斷有主張政府得對於有侵害智慧財產權之虞的網站進行封禁的法案提出,如〈禁止網路盜版法案〉(Stop Online Piracy Act)、〈保護知識產權法案〉(Preventing Real Online Threats to Economic Creativity and Thef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ct)、〈「網絡情報共享和保護法案〉(Cyber Intelligence Sharing and Protection Act)等等,雖未立法通過,卻一再衝擊言論自由的界限;歪風所及,我國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一度於今年五月研議封鎖重大境外侵害著作權網站之立法,遭外界抨擊行政濫權而中止,未料隔月行政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提出之〈電信法修正草案〉,竟然於第九條更變本加厲地賦予主管機關與電信業者自行決定封網或移除內容的權力,在立法進程中的千鈞一髮之際,因外界的抗議而收回。
以上都是屬於網路言論的直接管制。美國政府雇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於六月勇敢地揭露了美國政府對於全球網路言論濫權監看的《稜鏡》(Prism)計劃,此雖非直接的網路言論干預,卻威脅著網路使用者的隱私權、通訊自由,乃至於其個人資料遭政府或其人員的不當或非法使用。以上這些例證在在提醒著我們,網路自由並不是天經地義的,網民必須對於國家干預隨時有所警覺,有所反應而有所行動。當然,翻牆軟體的使用,是網民自力救濟突破國家封鎖的可能作法之一。
重點在改變世界
誠如馬克思(Karl Marx)所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来摧毁」,網路雖然提供人們批判的武器,但網路世界畢竟不同於現實世界,網路縱使能揭露真相,傳播真裡,重點是要改變現實世界,改變現實世界則要有集體的行動,表達對於特定事件有關的制度規章或決策的看法,讓決策者看到問題,願意改變,或者改變決策者。
今年七月,國軍陸軍第六軍團湖口裝甲第五四二旅下士洪仲丘在禁閉室悔過期間遭長官凌虐死亡,引爆全民對於軍中不當管教惡劣記憶的共同憤怒,一群平日並非屬於公共意見領袖或政治工作者或社會運動工作者的公民,竟然通過網路的串連,組成了公民一九八五行動聯盟,號召民眾著白衫在八月三日走上街頭,集結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向三軍統帥馬英九總統要求公道。當晚有二十五萬民眾在景福門周邊形成巨大的白色十字架,迫使行政院做出回應,包括成立行政院軍事冤案申訴委員會
與推動修正〈軍事審判法〉、將非戰爭時期之軍人犯罪事件全面移交普通司法管轄。白衫軍的輝煌成就,改變了臺灣,此後亦將重振國軍的尊嚴,在這一場運動中,看不到任何一個被凸顯的明星或英雄,這是一個真正的公民運動,每一位公民都是運動的發動者或連結點,這讓我們見證了網路時代公民運動另類動員的可能性。
每一個人都是網路節點
兩岸四地政治發展的程度不一,每個地區的公民社會,必然會因應各地法治和社會條件而有不同的面貌,國家對於網路干預能力和介入程度也有所不同,我們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其間的差異,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相同的,網路是新興的公民傳播與動員工具,至少在網路世界形成對於真理或事實的客觀認識,是每一個網路世代公民都能做的事,而對於政府決策或國家制度規章興替的建議,集合眾人之力集體寫作的《維基百科》模式比少數決策更能提出有用的方案,如果現實世界未能因之而有所反應,則網路世代就應該要走出虛擬世界,在現實世界中有效集結,找出可能推動改變與進步的方法。
而每一位網路世代公民如何形成對自己在公民社會中的角色認知,那就要靠理念在網路世界中的傳播,正如本文現在所做的與所意欲的一般,每一個網民都可以是不同視界或介面轉換的節點,要相信每一個支點都能舉起整個地球。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曾建元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台灣)
學者、教授(1966年生於台北市、台灣苗栗客家籍,祖籍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
現任: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係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兼客家研究中心特約副研究員、華人民主書院董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兼任副教授。
東吳大學法律係比較法學組法學士、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法學碩士、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2002年財團法人彭明敏文教基金會暨紀念陳同仁先生台灣研究博士論文獎得主。
曾任:台灣教授協會法政組召集人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