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6,798
2013
09
月號論壇主題
省視台灣大兵洪仲丘之死
讓台北那道白色十字架閃耀下去
何雪瑩/專欄作家(香港)
 83日星期六晚我身在台北,參加陣容鼎盛的野台開唱。野台開唱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音樂節,國際和本地知名樂團濟濟一堂。就在野台開唱前幾天,我見到台灣友人在野台的臉書上留言:「當晚現場會直播凱達格蘭大道的情況嗎?」幾經掙扎後我選擇留守台北花博公園靜待美國老牌樂團Mercury Rev出發,晚上回飯店,扭開電視,凱達格蘭大道那一副白色十字架閃著光芒,25萬人的數字據說是台灣規模最大的一次非黨派集會。見證歷史時刻的機會就在一念之差間失諸交臂,難免有點遺憾。
25萬說到底總是令人振奮。離台灣人首次選出自己總統不過17年時間,台灣竟然走了那麼遠。香港電視新聞以前愛播立委打架的胡鬧場面,每當大選時藍綠和族群對立成為不能跨越的一道鴻溝。聽說夫妻如果各支持藍綠會導致離婚,黨派對立之強烈是我們香港人難以理解的,直到後來閱讀一點台灣歷史,知道一些本省人因著先天身份受過的苦,或是外省人在南部的遭遇,才對這些根深蒂固的政見和情緒多一份理解。所以近年統獨不再是重點議題,去屆總統選舉少了自編自導自演的槍擊,我們才驚覺台灣民主一路走來竟是如此迅速。放諸歷史的長河,17年算甚麼?所以當83日,台灣公民社會再次走出政黨陰霾,自發展現人民力量,來自異鄉卻又隱約感到命運相連的香港人如我怎會不感動。
主辦單位說集會人數為25萬人,比警察數字多一倍。我跟同行香港朋友都在笑,香港現時人數點算差距可以高達十倍:主辦單位說30萬人遊行,警方說3萬,還是台灣比較文明。無論25萬或11萬都令人感動。洪仲丘案暴露了軍方的腐敗、軍中人權問題、軍事法庭不合時宜,也將馬政府處理事件的草率馬虎表露無為。洪仲丘案容易感染人心,因為每個台灣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每個生男生的媽媽都會擔心兒子在軍中的安危,洪仲丘之死牽涉是最顯然易見的身體暴力,受影響者亦多,自然不難引起共鳴。再加入公民1985行動在網上的有效文宣,25萬人就這樣被呼喚起來。我想起去年9月在香港鬧得沸沸揚揚的反國民教育運動,幾乎連續十天有數萬人持續在政府總部門外集會,星期五晚上更多達十萬人,當中很多都是年輕家長。因為國民教育是牽涉所有學生的政策,受影響者眾,而且近來中共在香港的動作愈來愈令人擔憂,家長頓成驚弓之鳥,才能號召十萬人非法佔領公共空間。
可是社會的不公義遠比赤裸裸的肢體暴力來得隱藏和複雜。新自由主義無不例外地影響香港和台灣,盲目的發展危害一些公民的生活權利。台灣近年的苗栗大埔案、美麗灣、華光社區、紹興社區等事件,背後都隱藏著當權者跟本地或外地資本合謀的意識形態,意義深遠。這些事件我們都見到台灣的學生四處奔走,哪裡有事就見到他們的身影,可是這些重大案例始終無法像洪仲丘案般引起這麼多人出來聲援。主流媒體報導不夠深入,大眾也可能抱著「發展必須有所犧牲」、「居民要的只是錢,抬價他們才肯搬」、「不發展便會落後」之類的想法,這並不是台灣獨有的事。回顧香港近年的都更和基建,如建高鐵拆菜園村、喜帖街都更和為填海拆天星碼頭等,以上這些說話我們也聽得太多。如何向大眾解釋這些事情背後的重要性,澄清發展的意義,重新檢視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尊重有些人跟土地的情感等,這些全部都不容易,都得靠公民社會繼續努力。
台灣的在野黨隨著前總統貪得無厭而信用破產,香港最大的民主黨派也因走入密室跟北京談判而失去年青選民信任,人民對政黨的信心低落是世界大勢。公民社會抬頭,但最終公民社會領袖可能也得跟政府和建制達成某種關係。有時公民社會和建制之間有一道旋轉門,有些人終其一生是極出色的街頭政治領袖,他們提出先進思想迫逼當權者改善,但不能避免有些民間領袖進入建制推動改變。陳前總統在貪污前的二十多年曾是年青有為的人權律師,為黨外勢力護航,連奧巴馬以前亦在芝加哥貧民區做社區工作。壓力團體和社運領袖有多種,有些繼續留守街頭最有效,但部分社會運動和建制最後如何構成某種連結從而推動社會變革,對雙方都是考驗。
洪仲丘案觸發了一場台灣公民社會的一場重要的力量展示,如果將這種氣勢和公民醒覺引導至更複雜的象徵性暴力(symbolic violence)議題,這將是公民社會的莫大進步。香港人常常羨慕台灣民主,卻忽視了白色恐怖下一段悲壯的黨外反抗歷史,民主和政治上的程序平等雖是天賦人權,當權者卻不會大發慈悲放手給你。看見台灣民主不足20年間由蹣跚學步至現在穩定發展,香港人該問的也許是我們敢像解嚴前的台灣人一樣犧牲那麼多嗎?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何雪瑩/專欄作家(香港)
何雪瑩,文章散見明報《星期日生活》、《評台》及《主場新聞》等。香港土生土長,以社會學為志業。通常寫書評、時事、政治,訪問,但其實最想寫城市研究、遊記和音樂。

文章結集及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BitOfEverythingsyho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