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2,103
2013
11
月號論壇主題
從和平論壇看兩岸政治對話發展
「馬習會」:爲了異床同夢的「中國夢」
邵磊/政治大學民族所博士生 (大陸)
 就在剛剛閉幕的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召開的十月份,馬英九與習近平紛紛對兩岸關係頻繁發表言論。原本被認為很難成行的「馬習會」,也隨著近日被密集地討論,漸漸步入前期的磋商階段。那麼,馬、習雙方是否有意願與對方進行接觸,並展開實質性的政治談判?若馬、習有意進行政治談判,時間表為何?討論目標又為何?
一、馬英九,追尋統一的中國總統
在中華民國一〇二年雙十國慶大會上,馬英九致辭伊始即大談兩岸關係:「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此話一出,即引發台灣島內一陣波瀾。但實際上,在2013年一整年馬英九的公開談話中,平均一個月就提及一次「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
而最初提到這段話,是早在2008年馬英九剛剛上任總統沒多久,接受墨西哥《太陽報》記者專訪時提出來的。當時馬還說:「我們的憲法無法容許在我們的領土上還有另外一個國家」。而在馬今年1017日接見美國懷俄明州州長時更加清晰地表示,在憲法上「中國大陸仍然是我們的領土」。顯然,馬英九對中華民國的定位,並非是「中華民國是台灣」,而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如此,中華民國的內涵就不僅僅局限於台灣一隅,而是包括整個中國大陸的「全中國」。那麼,馬英九作為中華民國的總統,給自己的定位就不是「台灣總統」,而是「中國總統」。唯有帶著這種「全中國」的意識,才會不斷的強調大陸的歸屬定位:「大陸是中華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維基解密2008724日發自AIT台北辦事處的機密電文就認為,馬英九是國民黨的外省菁英,年輕時並未學習台語,自幼就受父親給予的中華文化教育,並教導國民黨的價值觀,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有大中國情結。作為一個中國民族主義者,馬英九與兩蔣無異,「統一」會是他的畢生追求,是他的「中國夢」。恰恰是這樣的意識,使得馬英九寧可放棄反共思維,也要與對岸的中共進行談判,以促進國家統一。可以說,「中國的統一」就是馬作為一個「中國總統」所要追求的「歷史定位」。
爲了能夠確保連任,馬英九並未在第一個任期內堂而皇之地追求「歷史定位」。但是,馬在兩岸交流方面所做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效,卻是兩岸分治六十多年以來從未有的。不得不說,無論是推動大三通、開放陸客觀光、開放陸生來台、還是簽署ECFA等具體政策,都是為著今後兩岸之間的交流、甚至融合做鋪墊。這些鋪墊不僅是文化上的、經濟上的,甚至開始涉及政治、乃至軍事。可以說,在兩岸關係的議題上,馬英九完全在按計劃進行。縱使大多數台灣人希望能夠保持現狀,甚至不希望與大陸統一,但馬都不會理睬這些。越是臨近總統任滿,就越是要加快兩岸之間的統合。就如同前總統李登輝卸任前提出「兩國論」,陳水扁卸任之前大搞「正名」、「去中國化」運動一樣,可以推測馬英九在臨近卸任之前也會在「反獨促統」、「中國化」方面做出一系列動作。
二、習近平,肩負重任的改革者
習近平今年107日在APEC會見蕭萬長時,公開要求兩岸進行政治談判,稱兩岸政治問題終歸要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不要老停在原點」。這是中共最高領導人首次就兩岸政治對話當面向臺灣領袖代表施壓。
在今年年初剛剛全面接任大陸黨政軍一把手的習近平,自上任之前就廣受矚目,倍受期待。習近平作為中共老一代領導人、改革派習仲勳之子,被人認為是會繼承其父遺志的改革者。不僅如此,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習近平不僅嚴厲打擊貪污腐敗,更要在即將召開的十八大三中全會上開啟體制改革的序幕,在體制改革上盡表決心。
在台灣對岸的福建省任職17年的習近平,可能會是中共最高領導人中,對台灣情況瞭解最深入的一位。不僅如此,習還鼓勵大陸青年多與台灣交流,多學習閩南話,促進兩岸感情交流。可以說,即便是在上任之初黨內鬥爭不斷的情況下,習近平依然時刻關注著台灣問題。
20121129日,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不足半個月的習近平提出「中國夢」。其中的三階段分別是:
第一「追求經濟騰飛,生活改善,物質進步,環境提升」;
第二「追求公平正義,民主法制,公民成長,文化繁榮,教育進步,科技創新」;
第三「追求富國強兵,民族尊嚴,主權完整,國家統一,世界和平」。
第一階段聚焦「經濟騰飛」,並已大部實現;第二階段聚焦「民主法制」,體制改革的序幕已經拉開;第三階段則關注「國家統一」。在習任內,實現「民主法制」與「國家統一」成了他執政的主旋律和核心目標,也可以說這就是習近平的「中國夢」。
三、時間表,彼此心照不宣
近日,有臺灣輿論認為,馬英九和習近平應該可以在2014年北京主辦APEC年會時進行會面。而大陸國臺辦則回應:「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中國人自己的事,不需要借助國際會議的場合。」這樣的回應被有些台灣媒體認為是「潑冷水」、「熱臉貼冷屁股」,甚至直接理解成是被回絕。但我們不妨設想一下,若「馬習會」可以在2014年的APEC上成行,那麼接下來一系列的會晤卻不能一直借用APEC這樣的國際舞臺,早晚都要面對只有雙方在場的專門會談。而大陸的回覆,與其說是回絕台灣,倒不如說是比台灣更進一步,或者說是一步到位。在APEC上見面,就好比「家裡的事情去外面的咖啡廳談」;而大陸的回應,更像是「家裡的事情回家說」。看上去馬英九任期將至,所以在兩岸問題上可能馬會比較急;而習近平才剛上任,還有九年多的任期,可能不會那麼著急。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其實習近平應該會比馬英九更急。
首先,習近平的擔子比較重。如果馬給自己設定「歷史定位」的標準是統一,那麼習「歷史定位」的標準則還有民主和法制。面對如此艱難和浩大的改革,十年的時間想做出點成效實在不是易事。
其次,建黨百年前要有結果。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前的2020年幾乎成為大陸一切事業發展的節點。比如,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的三階段時間表中,2018~2020年就被作為遠期改革需要達到目標的時間點。兩岸關係的確立,也絕對不能晚於這個關鍵的時間點。無疑,簽訂以統一為目標的「和平協議」,是向百年黨慶最好的獻禮。
再來,台灣執政黨有變動可能。雖然大陸一直講,台灣問題的解決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但真正的台灣民意卻極少有人支持統一,大陸事實上只能從台灣執政當局尋求突破。馬英九的任期只到2016年,而目前馬低迷的支持率,讓人不由得猜想下一屆總統選舉國民黨是否還能獲勝。即使2016年國民黨候選人再次當選總統,但無法預期他的統獨立場。因為很少再能找到像馬英九一樣如此堅定支持統一立場的總統。而2016~2020年四年間會由一位什麽立場的總統來主政,目前都不得而知。對於習近平來說,唯有與馬英九談判,才能直入談判的核心問題——「統一」。
馬、習兩人應該都明白,時間所剩不多,應該儘快在2016年以前舉行兩岸領導人歷史性的會晤。因為,馬、習兩人雖有著不同的政治立場,卻有著相同的「中國夢」。
四、統一,是否還只是個選項?
既然「統一」是馬、習兩人「中國夢」的契合,那麼在兩人同在任內的幾年,爲了統一而進行兩岸談判就勢在必行。從剛剛閉幕的首屆兩岸和平論壇中不難發現,參與的台灣學者大多都是統派學者。這就為這場論壇和今後的兩岸關係論壇奠定了「統一」基調。但原本馬英九在任的原則是「不統、不獨、不武」,無論是統一還是獨立,都是台灣人民的一個選項。
與陳水扁執政的後期一樣,爲了實現原本台獨的願望,「四不一沒有」的原則也是可以食言的。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的原則,也終將朝向「終極統一」的目標改變。自此,統一與獨立都不再是台灣人民的選項,因為發展方向只有一個——「統一」。一切兩岸談判也終將限定在統一的框架之內,即使以後民進黨執政,也不得不在國民黨執政時期簽下的兩岸關係框架下對談。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邵磊/政治大學民族所博士生 (大陸)
一個出生在滿洲、會講朝鮮話、求學來台的內蒙人,
一個教書又上學、不停換專業、不學無術的博士生,
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窮學者。

現就讀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所博士班與韓國延世大學國語所博士班

研究領域:語言史、音韻學、文字學、語文政策、民族語言、民族問題及民族政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 等
社會經歷:近年長期在台灣及大陸各省民族地區田野調查,現為中國蒙古史學會、中國青年團結會(台灣)等團體之會員,BK21(21世紀頭腦韓國)教育研究事業團研究員等;曾任北京大學燕園學院等校韓國語講師,河北省中韓青年文化交流聯合會、解放軍鐵道學院中韓交流協會等社團創始人……
學術經歷:著有《韓國語語音快速突破》(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等獨著,譯書數本,「西藏問題的癥結及解決契機」、「少數民族華僑身份的認定問題」、「以文字發展的角度看蒙古八思巴文對朝鮮訓民正音的影響」等學術論文數篇。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