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73,454
2010
10
月號論壇主題
亞洲新情勢下兩岸四地的挑戰與機會
南方新遊戲─東協、越南與兩岸
黃肇松/世新大學新聞系客座教授 (台灣)
對一九六0年代到七0年代中期烽火連天的越南戰爭還有記憶的人,實在很難想像首屆東南亞國協(ASEAN)國防部長擴大會議,居然能夠如期從十月十二日起順利展開,而且舉行的地點就在越南首都河內─這個當年被美軍B52轟炸機炸得「體無完膚」的越南。
再看看出席的名單,除了東協十國,世界上其他的「玩家」包括美國、澳洲、日本、南韓、紐西蘭(越戰期間的一方);以及中國、俄羅斯(越戰期間的另一方)的國防首長都來與會。遠方的印度也來參上一腳。越戰期間南北越死亡的有一百多萬軍人和平民,以及陣亡的五萬多名美軍,如地下有知,不知會不會覺得自己死得很「冤枉」?
事先公開的五大議題:維持和平、反恐軍事醫療合作、海上安全、人道主義援助和救災,顯得中規中矩;沒有公開的西沙和南沙主權爭端,無論是明是暗,仍是角力的焦點。台灣海峽兩岸之間雲淡風清,會議中未見議論。反而是今年初美國宣布對台軍售以來,中止的中美軍事首長會面,在此地恢復了。美國防部長蓋茲,並應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之邀,定明年訪問北京,顯示中美之間的軍事交流將全面恢復。
南方新遊戲熱烈上演中
南方的新遊戲,熱烈的上演著。東協對亞洲乃至於世局的影響,已經從經濟及政治,進一步邁向軍事。對於政治制度、人種結構、宗教信仰、人權問題、社會正義及貧富之間差異性極大的東南地區,此種發展,確實驚人,值得一探。除了東協整體發展殊堪注意,它的「模範生」─這次國防首長擴大會報的東道主越南,在追求發展過程中,如何處理兩岸關係,也頗為微妙。
就政治制度而言,東協國家有五種制度:1民主共和國:包括菲律賓及印度(總統制)、新加坡(內閣制)2共產國家:越南、寮國;3君主立憲內閣制:泰國、馬來西亞(一種聯邦制度)、柬埔寨;4君主立憲王國:汶萊;5軍人統治:緬甸。它們的殖民背景也有五款:1曾經被英國統治過的,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緬甸;2曾經被法國統治過的,包括越南、柬埔寨、寮國;3曾經被荷蘭統治過的是印尼;4先後被西班牙和美國統治過的是菲律賓;5從未被殖民過的是泰國。
第五大族群華人主控金脈
在人口結構上,東協的總人口5.7億人,印尼就占了2.2億人,是東協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國。越南與菲律賓人口均在85百萬人左右,幾乎併列第二,而汶萊是38萬人,標準的「迷你小國」。汶萊與印尼的人口差是584倍。東協有七大種族,最大的馬來人,約占21%,將近一億兩千萬人;爪哇人9千多萬人,約佔17%;越族7千多萬人,約占13%,泰族5千萬人約佔9%;華人3千多萬人,是第五大種族。其他是高棉族2%,印度族0.3%;至於「其他」種族約占12%,少數居民有20.5%。華人只佔東協總人口的5%,但經濟力量高居第一位,一向受到矚目。
與人口息息相關得當然是宗教,東協國家有三大宗教:1佛教:散布在越南、泰國、柬埔寨、寮國;2回教:印尼、馬來西亞、汶萊、菲律賓南部民達那峨島、泰國南部的半島區;3天主教則以菲律賓呂宋島為基地,大馬尼拉地區是重心。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第一大回教國不在中東,而是印尼。
東協國家貧富差距很大
而在經濟貧富的差距上,東協國家之間的差異性很大。人口小小的汶萊,2009年平均國民所得三萬美元,是緬甸(210美元)148倍。其他與汶萊同屬「前段班」的是新加坡(也是三萬美元);平均GDP在一千美元到一萬美元的「中段班」的成員包括馬來西亞(5700美元),泰國(3300美元),印尼(1700美元),菲律賓(1400美元);目前小於一千美元的還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和緬甸。至於各國所得最高20%與最低20%的差距倍數,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統計,新加坡與菲律賓均超過9.5倍,是差距最高的。泰國將近8倍,馬來西亞約7倍,越南6倍,寮國、印尼將近5倍,柬埔寨4倍多。做相對的比較,台灣超過6倍,中國則超過10倍。
綜上所述,東南亞國協的政治制度、受殖民的歷史、宗教信仰、貧富差距,存在極大的差異性和分殊化;人權問題和社會正義的公平公正差異也不小。因此,不少專家認為東協,乃至整個亞洲想組成類似歐盟(EU)的機制目前時機還沒成熟,條件也還不具備。隔著太平洋的對岸的中、南美洲國家所組成的美洲國家組織(OAS),成立超過十年,也還沒有發展成功歐盟的機制與功能。就是歐盟到目前為了是否讓回教大國的土耳其加入,也還沒有定論。所以,到了上世紀末都還有若干國家飽受戰爭所苦的東協,要想一步登天,發展出歐盟的機制,在現階段是不可能的。
發展經濟讓東協動起來
  所幸,儘管東協是全世界最複雜、最多元的地區,但近年來東協的會員國不管是大是小,是富是窮,都體認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分工合作的結果,根據IMF的統計,從1997年到全球金融風暴形成前的2006年,東協的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5.8%,超過歐盟、美國和亞洲四小龍;同一時期,它的貿易出口成長超過一倍,擠下日本,成為世界第四大出口區;外匯存底更在七年之內成長超過90%,躍升為全球第三大,僅次於中國和日本;投資方面,每年吸收將近四百億美元的外資,只因為來自全球製造商所需的人力、腦力、零組作或服務,統統可以在這裡「一次購足」,形成一個超完整的製造業供應鏈。總的來說,超越政治鴻溝和社會差異的東協,已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金融危機期間雖然蒙受衝擊,但從2009年以來東協的經濟發展又重拾動力。新加坡2010年經濟成長可能是全球最高的。
  依此態勢,未來世界「淘金熱」的盡頭,應該就在新亞洲,更在新東協。前仆後繼,奔向南洋來的,當然不是六百年前從中國來的鄭和,也不是四百年前從歐洲來的麥哲倫,而是每年近4,000萬人次的觀光客、無數的企業老闆和投資大亨,甚至是好萊塢的導演及演員。
越南是東協新的模範生
  如果要推薦東南亞經濟發展的模範生,作者會推薦越南。雖然它是年平均國民GDP還在一千美元以下,但以一個飽經戰亂、發展較慢的國家,近年來在金融危機來襲之前,其經濟成長率都維持在8%,今昔對比,的確是令人驚訝的成就。
  2007年越南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經濟強權的支持加入WTO,成為這個國際貿易體系的第150個會員國,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指標。而2006年十一月,越南作主人,主辦APEC年會,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亦親臨與會,固然是歷史的諷刺,但更說明了越南人打開胸襟往前看,「一笑泯恩仇」,有此胸襟,何必憂愁經濟發展的問題?固然,金融危機在越南造成了一些後遺症,包括外貿赤字、越幣貶值、股市頓挫,但以越南人力和天然資源的豐富,以及頗為靈活的地緣政治手法-包括對兩岸之間的靈活交往。越南經濟的復甦,可以期待。
  越南的地緣政治針對美國而言,一九七五年之前,北越與美國是你死我活的敵人,一九九四年美國取消對越南的貿易禁運,在開放政策的引導下,越南翌年同意與美國恢復全面關係,越美兩國簽署的貿易協定使雙邊貿易至2006年增加六倍,增至將近百億元,近年來仍持續成長。美國現在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超過1,000家美國企業,在越南營運。在一九六○年越戰最激烈的階段,恐怕最有想像力的「未來學家」都無法預測到會有這麼一天。而越南前總理阮盟哲在二○○七年六月到美國進行史無例的國是訪問之後,越南政要訪美,可說「絡繹不絕」。
自由貿易終結中越千年恩怨
對北方龐大而強大的中國,南方的東協對她在東南亞的傳統霸主地位、南海領土爭議、以及散居在東南亞各國掌控金脈的千萬華人,是有些不安的,猜忌也在所難免,尤其是越南,大片土地毗鄰,幾千年的恩恩怨怨,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就在一九八○年,邊境的諒山還滿佈南下「懲罰」越南的中國重兵坦克。但是隨著中國的態度的改變。東協和中國幾年前就已達成「東協十加一」FTA的談判,2006年中國和東協的貿易總額就已超過一千四百億美元,比1990年成長15倍,近年來仍穩定朝向2千億大關。越南是其中受惠最大的東協成員之一。越南以中國的經濟改革為師,對很多專家認為「越南將成為下一個中國」,越南朝野領導人,嘴裡說「不敢當」,心裡仍是蠻受用的。
對隔了兩個小時多的航程的台灣,距離不算短,政治制度不同,兩國也沒有正式邦交,台灣政府在越戰期間,還是南越政府堅定的支持者,但這一切都阻止不了越南政府以開放政策和各項優惠措施吸引台資的決心,儘管中國、南韓加速、加大在越南的投資,台灣截至2009年仍是越南最大的外資投資國。越南台商近6,000家,產業分布包括食品、紡織、農林水產、機械、機車、橡膠膠製品及木製傢俱業。投資規模從小型化邁向大型化,產業型態則從傳統邁向科技,較大台商企業集中在胡志明市。2006年越南政府核准六家外資上市,其中有三家台商。台灣有「越南熱」,台灣股市有所謂的「越南概念股」,台商在越南的投資熱短期內不會消退。這在以前也是難以想像的事。
越南巧妙維繫兩岸關係
越南首都河內北方重鎮--諒山--以往的軍事要道,現在成了「友誼大道」,源源不斷的中國觀光客和品類多元的中國產品,南下進入越南的龐大市場;而在胡志明市及鄰近地區,收以千計的台商揮著汗,努力經營企業,景象也許有別,內涵也不盡相同,但說明了越南以經貿的發展,很技巧的維繫與海峽兩岸的關係。
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甚至泰國對中國和越南的共產主義,可能還不是完全放心,但一個穩定快速發展的中國,一個以經濟發展、提高人民收入為念的越南,加上一個擁有高科技的創意,資金又相當雄厚的台灣,如能以越南的地緣優勢、天然條件和具有吸引力的勞動力為平台,更大規模的進行經濟合作,對東協的未來發展,無論是「十加一」、「十加三」,乃至於「十加六」的龐大的自由貿易區(人口佔地球人口半數,GDP達十兆美元)會提供很大的助力。
中越台合作發展越南市場
在複雜的政治結構和外交競逐中,中、台、越的經濟有什麼進一步合作的可能性呢?
一、越南受台商青睞,主因之一為美國近年來對大陸課徵愈來愈多的反傾銷稅,目前稅率從9%到200%都有,使得一些台商不得不把工廠從大陸遷移出來;加上越南的生產成本比中國大陸低,也是吸引台商的因素。理解了這個大環境的轉變,中國各地地方政府對台商的遷移及落腳在越南,應該同情、理解、放行,不宜刁阻。
二、從區域分工的角度,中國愈來愈強的零組件供應、越南的勞動力和服務、台灣的晶片設計和資金,可形成一個超完整的製造業供應鏈,完成以區域為基礎的「一條龍」生產模式。
三、越南本地正大量進行公共建設,估計到2020年,越南政府將再投資2000億美元,大力開發水力、電力、高速公路、捷運、高鐵、機場等重大基礎建設工程,未來商機十分可觀。這中間有些是台灣企業的強項,有些是大陸公司的強項,可有合作的空間。
四、從人口結構和市場需求的角度再作進一步觀察,估計2015年後,越南將成為亞洲另一個超過一億人口的國家,具有強大的內需市場,越南的民生用品、零售業、觀光旅遊業、房地產業、進口替代和出口製造等,都是具有潛力的產業,值得中、台、越南企業界的合作開發。
南方新遊戲台灣不應缺席
總之,東協及中國正在打造一個超龐大的自由貿易區,在區域經濟和自由貿易區快速發展的潮流下,台灣當然不能置身事外,應該積極與世界主要國家協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同時,以台灣與包括越南在內的東協國家成長迅速的經貿關係,台灣也應加入東協自由貿易區的運作。以往由於中國政經實力雄厚,台灣要往這些方面發展,中國的態度是關鍵所在。所幸兩岸簽訂ECFA之後,經貿合作已開了新局,既然台灣已與新加坡在洽簽FTA之中,相信未來越南、泰國等與台灣經貿投關係密切的國家,也可循「新加坡模式」,與台灣作進一步商洽,讓台灣實質參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的運作。
在南方的新遊戲中,無論是整個東協或「模範生」越南,中國固然具備強大影響力,台灣也不能缺席。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黃肇松/世新大學新聞系客座教授 (台灣)
資深媒體工作者。
現任:世新大學新聞系客座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政治系研究。
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國時報總編輯、社長、集團總經理。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