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2,027
2013
11
月號論壇主題
從和平論壇看兩岸政治對話發展
專訪「21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先生談《首屆兩岸和平論壇》緣起與未來發展
陳奕廷/媒體工作者(台灣)
 編按:由台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與中國全國台灣研究會等14個機構發起的兩岸和平論壇,1011日在上海開幕,兩岸120多位學者專家分別就「兩岸和平、共同發展」主題,熱烈研討雙方政治關係、涉外事務、安全互信、和平架構等四個議題。
《兩岸公評網》特就此次論壇來龍去脈專訪發起人高育仁董事長;以下為訪談重點:
兩岸互動交流20多年,政治議題沒人敢碰
問:請問此次上海和平論壇的舉辦的背景,是怎樣的情況下請您來主持,以及此次論壇的特色為何?
高:
1987年經國先生開放探親以來,我發現兩岸互動二十多年,政治問題始終是兩岸之間的禁忌。一開始,兩岸的互信基礎不夠,所以強調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急後緩,之後就是擱置爭議,二十多年過去,兩岸的互動仍是如此。
我認為,如果兩岸不去處理政治難題,有很多問題無法獲得根本性的解決。經濟、社會、文化等問題是沒辦法完全孤立於政治之外。所以我過去一直主張,兩岸互動不能永遠如此,不能無限期擱置爭議。同時兩岸之間的政治僵局若無法突破,一直拖延,我個人認為對兩岸都不利,尤其對台灣更為不利。
基於民間先行原則,兩岸智庫共襄盛舉
兩岸政治對話終究無法避免,既然政府間的政治對話目前仍未成熟,則可由民間先行,從民間開始進行學術的探討和研究。於是我們就與大陸的「全國台灣研究會」,研究共同主辦政治性議題學術研討會的可能性,終於順利促成「首屆兩岸和平論壇」的舉辦。
兩岸和平論壇是兩岸之間純粹由民間發起的學術研討會。我堅持,兩岸要談和平的問題,一切都要平等。平等是雙方的基礎,不談大小與強弱。從對口單位、組織、一切的籌備細項、過程都是平等的。所以兩岸的主辦單位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與全國台灣研究會,
此外各有六個協辦單位,包括了民間智庫與學術機構,雙方論壇發起單位的性質和數量都一樣。
大陸的協辦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上海台灣研究所、上海東亞研究所。
台灣的協辦單位為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以及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此外還邀請由辜寬敏先生創辦的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是吳榮義先生;另外一個是張榮發先生創立的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院長是田弘茂先生。他們分別在民進黨時代擔任過行政院副院長與外交部部長。
論壇紀要,10項共同認知,7項不同意見
首屆兩岸和平論壇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特色:
第一個是純粹的民間,主辦或協辦單位皆不代表政府機關或任何政黨。
第二是涵蓋藍、綠、紅,並且藍、綠不以個人名義出席,而是由團體參與發起。過去藍、綠參加兩岸的各種會議,多半是以個人身分,然而這次是以組織的名義參與。因此,我們會後所簽署的紀要、聲明、結論,都是以團體負責人的身分簽署,這個做法和過去是不一樣的。
第三是論壇結束後,由14個主辦、協辦單位共同發表「論壇紀要」這份紀要包含的部分。第一是前言,第二有十項共同認知,第三是待繼續深入討論的事項,也就是論壇研討之後,與會各方仍有不同意見,須持續探討的事項。
最後是後續事項,論壇將成立常設機構,針對四大議題,成立若干小組繼續討論、研究,並預訂2014年在台灣舉行第二屆兩岸和平論壇。
大陸各界對台政治理解,仍有落差
問:您參加這次會感覺,大陸的代表們理不理解台灣的程度有多少呢?稱得上是很理解,還是有落差?
高:
這次大陸的與會代表許多是長期研究台灣的知識菁英,對台灣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但是在政治問題上,還是有相當的落差。
這一次我們討論的主議題、子議題,涵蓋非常廣,討論的題目經過兩岸主辦單位的研究設計,才展開討論。我們面對的就是深入的政治問題,就是難的問題。
我發現大陸的學者專家不僅對於台灣此時內部政治的理解不夠,對於台灣的歷史了解也不夠。過去,我與中共的高層見面,談兩岸四百年的歷史、或台灣一百年的歷史,他們大多表示,的確對台灣過去歷史理解不夠,因此兩岸問題的解決更需要深入研究。
18951995為例,台灣前五十年就是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後五十年是在國民政府的統治下。兩岸怎麼可能會一樣呢?這不僅只限於,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台灣實行資本主義等意識形態與制度的差異而已;是兩千三百萬人從過去幾百年來一路走過來,在各種因素融合出來的現狀,當然與大陸有相當差異。
在這樣情況下,兩岸的問題怎麼可能在幾十年內解決?因此我認為兩岸需要一個中程和平協議。我要強調的是,和平協議並不是最後解決方案。這份協議要讓兩岸關係不因為領導人的更換,或者其他因素發生改變。中程和平協議可以訂立一百年或者五十年,期限屆滿時,讓我們的後代子孫去做最後的決定。我相信那時候的兩岸子孫一定有足夠的智慧去解決兩岸的終局方案。
相互承認重疊主權,相互尊重分立治權
問:
董事長您一開始所提到的談政治問題越拖對台灣越不利,我們籌碼會越來越少,這跟台灣,尤其是民進黨的朋友看法不一樣,你能不能針對這一點做一些補充呢?
高:
我們用十幾年前跟今天比較,當時我們跟大陸來往,大陸很需要台灣很多方面的支持與協助,尤其是經濟方面,當時台灣掌握經濟優勢的籌碼,但是今天呢?
隨著大陸政經實力的崛起,台灣的籌碼越來越少,大陸與台灣的優劣勢互移極為明顯。為強化台灣立場,我提出「共同史觀」。兩岸擁有共同歷史,從中國幾千年的專制帝制走向共和與現代化,從1911年開始到今日的歷史是兩岸共同創造的,也是兩岸共同做出貢獻。所以中國從1911年結束帝制,邁向共和、邁向現代化,是兩岸的人民共同締造的。這就是「共同史觀」。
因此我主張兩岸應以共同史觀為基礎,以兩岸「相互承認重疊的主權、相互尊重分立的治權」為原則,逐項解決兩岸的政治問題。
問:最後,我想請問董事長,您一直倡議和平協議,您覺得和平協議對台灣有那些利呢?
高:
兩岸如果可以簽訂五十年或百年中程和平協議,兩岸不因政權的變動,而改變兩岸和平的關係。這五十年或百年可以讓兩岸穩定地和平發展下去,五十年或百年後讓後代子孫再來處理兩岸最終的解決方案,我深信他們絕對有智慧來解決的。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陳奕廷/媒體工作者(台灣)
現任:兩岸公評網主編
曾任職於網路與平面媒體。
學歷:
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