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6,429
2013
12
月號論壇主題
綜觀中共三中全會
中共三中全會之歷史感觀點
邵軒磊/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
 中共十八大三中全會於201311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最後發佈《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文中簡稱《決定》)。本次會議是習近平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之後,第一次的「三中全會」,倍受諸方注目。為什麼「三中全會」這麼重要呢?在中共的政治體制內,「中全會」意指「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之全體會議」,三中全會正是每屆領導班子告訴大家,「這個班子未來幾年要做什麼、要怎麼做。」除了最著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定下改革開放主旋律之外,江澤民時期「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1993),決定深化改革開放;胡錦濤時期「十六屆三中全會」,過《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2003),促進國企、私有制等改革。易言之,這也是習團隊亮相後之一場大戲,多數期待這會是「未來十年的基本發展方向。」
因此,對於這次的三中全會文件《決定》,各方媒體解讀多有紛紛擾擾,意見不全一致。或有西方媒體多關注勞教、一胎化等等人權議題;或有台媒關注經濟改革議題,以及港媒關注人事派系問題、日本媒體關注國安糾紛。雖有讚美持續深化改革,亦有學者專家評論改革不夠。究竟應該如何解讀,至今難有定論。筆者關注《決定》文本中,以「改革開放歷史定位」破題,隨後論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請注意「歷史起點」四字。無獨有偶,《決定》後文論及「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易言之,習近平以「歷史使命感」為深化改革的主藥方,較諸幾次的三中全會相關文件,筆者關注到《決定》更具有歷史感覺。因此,筆者就從「歷史感」三字,解讀這次的三中全會。
什麼是「三中全會的歷史感」呢?本次三中全會前,官方媒體不斷強調「兩個不能否定」(原題:「正確看待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以下簡稱《時期》)。是哪「兩個」呢,意味:「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從而「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是同毛澤東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能人為誇大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更不能全盤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簡言之,上述的「不能否定」,意味著兩件事,其一、重新設定歷史分期,不以「改革開放前後」中共為最重要且唯一的歷史分期點。其二,重新提高「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框架。
因此,什麼是「毛澤東思想」?依照中共黨章的定義,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不過結合當時國情,毛的民族主義性格,甚至是傳統中國思想的層次更為明顯。筆者曾在另一篇評論中提出,改革開放後,以「實踐論」為主之實用主義論述,導致了社會上普遍性的價值虛無主義,腐敗隨之而來。而且《時期》中也將虛無主義,提升到了「亡黨亡國」的層次:『「前車之覆,後車之鑒。」蘇聯解體、蘇共垮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等領袖人物,搞歷史虛無主義,把人們的思想搞亂了。』,黨史是「事關黨、國家、人民前途命運的重大政治問題。」如此強調提升歷史與意識形態之地位,近期實在少見,也是本次三中全會的歷史特色。
從形式上而言,「兩個不能否定」一詞,本身就是一個否定句,否定的否定,從馬列主義的核心基礎出發,是一種超越性論述形式。其中即帶有對前階段意識形態論述的再否定,但又不是單純的否定,而是達到下一階段;以此可以看出習近平的深刻論述能力。加上,習近平以「中國夢」為其主要論述形式,其使命為「兩個一百年實現兩個建成」。習上台不到一年,就建立了有兩百年歷史感的宏大目標。其內涵是以民族主義為核心的宏大論述,統攝所有因為經濟體制調整所帶來的複雜多元利益關係,以及因為實用主義所帶來的價值虛無主義。將所有的社會動力,以「愛國」為載體投射到對外關係之上;現今中國經濟崛起,確為中共領導在外交上具有自信,曾有「太平洋夠大,可容納中美兩國遨遊」之言,已隱然有「G2之勢」。易言之,以思想統御利益,輔以外交反饋內政,對習而言,將是更為容易的改革道路。《決定》、《時期》兩文更提示了以歷史感為基礎的施政,以此回顧現今東北亞內外局勢,當有深思。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邵軒磊/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
邵軒磊,現任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助理教授。
授課領域:
亞太政治經濟、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東亞政治經濟文獻選讀
研究專長:
東亞外交關係史、日本知識社會史、中國近現代政治、意識形態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