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6,312
2013
12
月號論壇主題
綜觀中共三中全會
深水區的石頭是看不見的
江迅/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 (香港)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剪。香港荃灣芙蓉山,秋陽淨空,與家人友人郊野遊,涉水小溪有點寒意。溪水下佈滿小石子,從小溪步向深水河道,感覺腳底越來越疼痛。同伴問為什麼,我想,這或與浮力和抓地摩擦力有關吧。從淺水到深水,人浮力越大,而人為了繼續前行,所以抓地的摩擦力也需要越大,因此會感覺越來越疼。痛了,怕站不穩,就會摸石頭過河。
從淺水區走向深水區,趟過溪水,可以摸着看得見的石頭過河。水深了,既看不見石頭,又摸不着石頭,趟水難了。已經走到河中央,硬著頭皮也得朝前走.心想,再繼續走,無非兩種結果,或者到達彼岸,或者被激流捲走……
深水區的石頭是看不見的。這成了時下中國大陸政壇的一句流行語。
「摸著石頭過河」,是中共前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在改革之初提出的一個論斷,是對所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程的形象描述,說明在改革初期,沒有經驗可借鑒,只能邊改革邊摸索,步步嘗試。「河」是所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過」是中共帶領人民行走的過程,「石頭」是客觀存在的發展規律或「實現形式」,「摸」是不斷探索。沒有現成的路,更沒有插好的「路標」,只有摸到一塊「石頭」,再邁步,才能既不裹足不前,又不盲目冒進。
如何實施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改革的主攻方向在何處?改革會遇到哪些阻力,又如何化解這些阻力?這些嚴峻問題,在改革之初沒有現成答案。當年,鄧小平審時度勢,要求改革循序漸進,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摸著石頭過河」便是這一要求的形象化闡述。35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成功,不能不說「摸著石頭過河」是一條重要經驗。
前不久落幕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吹響改革最強音。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會上說,「過去,我們摸着石頭過河,但以往的經驗不足以推進今後的改革」。過去35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主要來源於四方面的改革紅利:土地交易,政府投資,人口大流動,生產方式的改變,特別是生產方式改變中,非公經濟的快速成長。如果未來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那麼動力從何而來?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用新的改革,用新的嘗試,來尋求新的動力。改革已進入深水區,言下之意,過去35年,可以摸着石頭過河,因為還可以看到石頭,但在深水區,石頭是看不見的,因為過去的經驗不足以釋放更大的動力。
三中全會閉幕當天,1112日,5000字的會議《公報》,除了組建國家安全委員會、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兩大亮點外,盡是空泛大原則,尚品味不出中國未來7年,甚至20年的改革紅利究竟在哪兒。3天後,近2萬言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發佈,旋即扭轉了輿論場,令世界為之一振,「前所未有」、「出人意料」等詞頻頻出現,「中國披露雄心勃勃改革大計」,「中國改革將經歷浴火重生式的『整體突圍』」。《決定》全文出現次數最多的帶有「改革與發展」特色的高頻詞,首推「制度」,出現183次;出現「改革」137次;「機制」115次;「市場」81次。《決定》發佈,滿紙改革犖犖大端,如果實現目標,中國大陸有望發生巨變。
《決定》中許多改革的內容完全超出了市場之預期,不說政治領域、社會領域,僅以經濟改革為例,至少有十大亮點:市場准入——各類市場主體可依法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之外領域;要素價格改革——石油電信電力價格交給市場;國企改革——國資上繳公共財政比例提至30%;金融改革——允許民間資本設立銀行等金融機構;土地改革——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可出讓租賃入股;還有股票發行改革、完善稅收制度和收入分配機制、自貿區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不過,這個《決定》提出的僅僅是思路,只是擬定路線圖和時間表,具體怎麼操作,才是最關鍵的,每一個可行方案,落實難度都相當大。
毋庸置疑,改革初期,百廢待興,亟需改革的事項多多,看得見「石頭」,摸得著「石頭」,一步一個腳印前行。改革時至今日,淺水區裡能摸到的石頭,恐怕差不多都摸過了,現在已到了深水區。改革在各個領域都有不同程度突破而進入「攻堅期」,再實施改革,問題更大、疑點更難、阻力更巨,改革方案帶來的將是舊制度體系和舊習慣勢力的反彈、阻礙、抗衡,這種制度體系盤根錯節,這種習慣勢力根深蒂固,各種深層次的矛盾逐漸顯現。北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壯士斷腕」的說法並非無所指,因為下一步改革,不可避免觸及某些利益集團的特權。
改革進入「深水區」,似已看不見「石頭」了,面臨的是漩渦、是險灘、是暗礁,反思當年「摸著石頭過河」這一偉大的實踐活動,其意義還不限於最初摸清楚的那幾塊具體石頭,更重要的是這種推進方式、經驗積累、創新思維。現在需要超越摸著石頭過河,在改革的「深水區」,更要鼓足勇氣。
《決定》明確提出,要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擴大對香港、澳門和台灣的開放合作。這將是對台灣爭取大陸新一波改革開放商機的最重要利多。大陸將放寬投資准入,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這些具體的改革開放細則,展現大陸新的市場空間,三中全會承諾給台灣全面進入大陸市場,台灣若能抓住機遇,就有望享受更多和平紅利。
如今,兩岸經合日漸夯實,早已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5年多以來,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了19項協議,實現了海空運直航、陸客赴台、司法互助、經濟合作,和平紅利惠及兩岸。兩岸執政當局都承認,兩岸關係這些年來也是「摸着石頭過河」,而今卻也步入了「深水區」。
2008年以來,海峽兩岸關係,依「先易後難」、「先急後緩」、「先經後政」的交往原則推進協商,經貿與文化的交流發展有目共睹,如今步入「深水區」,政治難題無解下的種種不便日漸突顯,「經」與「政」始終無法截然分割,「只經不政」的做法明顯難以持續,一些政治爭議儘管可暫時擱置,但不可能完全和長期回避。政治問題正是兩岸「深水區」,如果沒有準確的政治定位,僅憑包容和理解很難解決兩岸關係中的深層次問題。只有開啟政治對話進程,才能為兩岸增加互信,加快落實中共三中全會關於給台灣全面進入大陸市場的承諾
在深水區,石頭是看不見的,以往經驗不足以釋放更大動力。兩岸「深水區」到底有多深?面臨的是漩渦、是險灘、是暗礁,既需要鼓足勇氣,也需要創新思維。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江迅/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 (香港)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理事,香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
發表和出版了600多萬字的非虛構(紀實)文學、散文和評論,發表了1000多萬字新聞作品,獲20多項全國和香港、上海、北京、吉林等文學獎和新聞獎,目前在北京、上海、吉隆坡等地傳媒寫專欄。已出版的作品集有﹕《崛立雷州》、《大下海》、《1998中國病》、《行筆香港》、《跨越2000年》、《聚焦洋紫荊.第一卷.屐痕》、《聚焦洋紫荊.第二卷.星辰》、《漣漪香江》、《香港的七情六慾》、《港人創業上海》、《香港,一個城市的密碼》、《干物女與草食男——從故事碎影關照中國社會》,作品被收入48部合集,當下正在撰寫《解碼朝鮮》和《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兩書。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