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60,038
2014
01&02
月號論壇主題
看見台灣,大陸、港、澳學生的眼睛
松下政經塾:為治理日本舉才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台灣)
邁入二十一世紀日本,政權的遞嬗相當頻繁,歷任自民黨總理內閣大臣者如小泉內閣、安倍內閣、福田內閣、麻生內閣,政黨輪替後民主黨之鳩山內閣、菅直人內閣、野田內閣,以及再次東山再起的安倍內閣,連發四箭企圖挽救委靡的日本經濟。事實上,日本是個傳統和現代彼此相融的國家,日本人學什麼像什麼,尤其反映在政治制度與政治文化的衝突上,採取西方的政黨政治和民主政治,但政治基因的股子裡,卻還是派閥妥協與世襲繼承的貴族型態。
1955年戰後為了抗衡如日中天的社會黨,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併產生的自民黨,「五五年體制」型塑一套穩定發展的政局,焉然成形。自民黨歷來的派系分裂與政黨重組,對當代日本的政治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自民黨的政治甄補卻為人詬病。爾後,日本各大選舉過程中,候選人在競選看板及旗幟上,將自己學經歷增添可看性,亦出現非常顯眼的內容:「松下政經塾」。民主黨執政時期的野田政權,大力拔擢松下政經塾生入閣,釣魚台議題上採取強硬的態度,一度讓北京當局頭皮發麻,即便民主黨失去政權淪為在野,松下政經塾生仍是挑戰日本傳統世襲政治的主力。
松下政經塾:為國舉才,不遺餘力
「塾」字之意,為私人興辦的學校,政經塾即為國家社會培養卓越政經的人才庫,而松下政經塾之創辦人,乃日本經營之神美譽之稱的「松下幸之助」,松下先生作為一位實業家,傾畢生之力從事電器產業,其建立龐大的松下電器產業,和SONY的競爭關係而聞名於全世界。如同松下先生的名言:我想一個人的尊嚴,並不在於他能賺多少錢,或獲得了什麼社會地位,而在於能不能發揮他的專長,過有意義的生活。一百個人不能都做同樣的事,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雖不同,可是發揮自己的天分與專長,並使自己陶醉在這種喜悅之中,與社會大眾共享,在奉獻中,領悟出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現代人普遍期望之。
「光是批評政治,於事無補」。事實上,松下先生創建政經塾的動念,源自於長年松下先生作為日本最高額的納稅者,卻對政府在稅金的濫用與草率感到不滿。認為國家如同企業一樣,需要有效方式的經營,尤其必須重視成本及效益的計算,才不會導致國家資源的浪費。尤甚,經營國家必須要靠優秀的人才,而非政黨派系、世襲子弟及政府官僚,於是於1979年捐出自己的財產近百億日圓,成立「松下政經塾」,總部位於東京,其目標在於教育出日本政治及財經界的領袖人物,為日本培育跨越黨派及嚴守清廉的政治家,當時的松下先生已高齡84歲,卻念茲在茲日本的未來發展。
「素質」之心,「人道精神」及「終身學習」成為鍛鍊領導人的關鍵
松下政經塾每年招收22歲至35歲之間的年輕人,禁止兼職,且要求學員四年課程全程投入,錄取率僅為2.5%。學費支出由松下電器工業公司負擔,另外提供每人每月20萬日元的研修資金,還可以另外申請個人計劃的活動費用。松下政經塾生有三年的修業時間,並不強調課堂的修課學習,而是從塾生的行動過程中,成為一位「通情達變」的傾聽者。實務的作中學訓練也相當重視,包含自我修行的訓練,體能訓練的馬拉松也列為政經塾必須通過的重點。松下政經塾的課程設計也重視國際交流,時常邀請國外知名專家為塾生演講,知曉國內外的情勢連結的發展,修業滿兩年後,塾生可申請經費前往國外,體驗學習。

「素質」,乃松下先生強調的核心,「人道精神」及「終身學習」也成為鍛鍊領導人的關鍵,內心的自我砥礪及修養極為重要。期待培育的政治人才能擁有「素質的心」,能夠自居平凡,不受外界影響,作到不附和、不依賴、不圍困的自省能力。松下政經塾的入學條件,並不著重申請者的身家背景及學經歷,反而強調有沒有自我實現的理想?有沒有願景提出的使命?有沒有達成目標的企圖?能力倒是居次,因為能力是培養出來的,必須要有「覺悟」。曾任總理內閣大臣野田佳彥,及前外務大臣的前原誠司,堪稱民主黨的青年才俊,皆是從松下政經塾磨練而出。
良善的政治甄補機制,方能發揮劣幣驅逐良幣
松下政經塾經歷三十年的發展,提供日本政治甄補的另一種選擇,也為暮氣沈沈的日本政治注入新的活水。如同松下幸之助所说:「未来的日本,需要能推動新国家經營的領導人。」松下政經塾的運作模式,也為國內兩位前總統所創立的凱達格蘭學校及李登輝學校所仿效。國民黨成立的革命實踐研究院(現國家發展研究院),早期曾經發揮為黨國政治人才甄補的培養,提供一向晉升管道與培育模式,但歷經台灣民主轉型後,權威的黨國體制以不存在,面臨轉型徬徨的困境。臺灣歷經民主鞏固階段,傳統上「學而優則仕」、「事務官提拔」、「地方仕紳制」、「政治家世襲」等,限於政治甄補系統似乎難以符合多元社會的治理需求,導致吹起一股「政治素人」風潮。
究筆者瞭解,松下政經塾的經營模式、課程設計、培養學員等機制,位於頤和園旁的中共中央黨校亦頗為重視。在理念上,無論是國家發展研究院、凱達格蘭學校、李登輝學校等,當前政治環境的激烈對峙下,不容易成為跨越黨派歧見,可供作為有效凝聚社會共識的公共場域;制度運作上,缺乏龐大的資源挹注而無法作為長期號召,引以為憾。擔憂國內民主政治發展的有志之士,皆認為臺灣最需要改革的關鍵乃「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良性轉變之關鍵,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的政治人才之良性競合,培養更多富有政策願景及改革使命的政治家,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國民對政治失去信賴而冷漠以對,這是浩大的社會改革工程,需要真正有理念的政治家來推動。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台灣)
林士清(祖籍廣東平遠,生於台北),現職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學術領域為組織行為、政策分析、國際政治經濟學。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中國大陸研究學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學生時期曾赴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交換,代表臺大參與海峽兩岸知識大賽,獲得最佳團隊獎,亦參加海峽兩岸演講比賽,獲選第二名。「從國家與社會關係析論ECFA簽訂之議程設定模式」,評選為江丙坤兩岸交流貢獻獎年度最佳碩士論文,經常撰文評析時政議題,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