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6,130
2014
03
月號論壇主題
馬英九習近平,兩岸領導人如何會面?
從「王張會」到「連習會」
董立文/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副教授(台灣)
 2014年一開春,兩岸關係就接連上演兩場大戲,分別是王張會」與「連習會」,這兩場會議的主題都鎖定在APEC「馬習會」上,只是,「王張會」與「連習會」都在中共的規劃之內,而APEC「馬習會」卻不在北京的劇本上,於是兩岸關係現已進入詭譎的時刻。
兩岸主管部門負責人互訪是中共的期望,20133月原國台辦主任王毅轉任外交部長,張志軍接任,王毅說他任內最大的遺憾就是沒到台灣訪問,目前訪台時機「大體成熟」,希望下任主任能「盡快到台灣去」。201310APEC「蕭習會」,習近平提出,雙方主管部門負責人也可以見面交換意見。同時,張志軍與王郁琦在走廊碰面,張說,兩人間應進行互訪。
為什麼中共期望兩岸主管部門負責人互訪?這要回到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所規劃的對台政治談判三部曲,分別是一、針對國家未統一前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二、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三、和平協議。據此,國台辦規畫2013年推動兩岸民間政治對話,此即舉辦和平論壇;2014年推動兩岸官方政治對話,此即「王張會」。
中共的對台策略從未有機會像過去一年般的,如此順利的完成,甚至提前完成,但是計畫趕不上變化,馬政府為中共送上一樣大禮叫做APEC「馬習會」,在「王張會」的時候,中共未能收下這份大禮,還按步就班的照表操課,但在「連習會」上,中共就迅速調整策略,現出底牌對馬英九將軍。
先談「王張會」的效果,首先,張志軍在致詞時宣稱,此次會面是基於「峇里島共識」,這是為「王張會」的來源定調。而王郁琦在行前公開說要談三項議題,分別是兩會互設辦事處、陸生醫療問題、國際經濟合作參與等,會談的結果是,不但這三項議題都沒成果,還被中方塞進另三項議題,被國台辦單方面的宣稱達成「五項積極共識」,此即一、完成ECFA後續協議的商談,二、擴大深化兩岸文教科技交流合作與商榷協議,三、推動兩岸新聞交流。至於王郁琦所說的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這兩個名詞沒有出現在國台辦的新聞稿上,被中共用「務實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和可行途徑」,給籠統含糊的帶過。
其次,張志軍定調:「兩個部門建立溝通聯繫機制,這個機制不取代海協會與海基會事務性商談及簽署協議的功能,不改變兩岸其他業務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繫方式」。這段話也沒有出現在陸委會的新聞稿上,玄機為何?眾所周知,海協、海基兩會商談的本來就是兩岸事務性議題。馬政府執政後,為了因應兩岸協商議題的擴大化,又成立了「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作為統合兩岸各行政業務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繫機制,而中共刻意區隔陸委會與國台辦溝通聯繫機制與這兩個談判機制的功能,顯然的,陸委會與國台辦溝通聯繫機制是被中共定義為兩岸官方正式的政治談判管道。
在兩岸官方商談「王張會」的同時,中共就私下籌謀「連習會」,「連習會」一開始就被中共作為補強「王張會」政治談判意義的工具,果然,「連習會」的成為習近平執行對台戰略的舞台,其目標有三:第一,在「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框架下與台灣同胞「談談心」,習總書記史無前例的大量使用台語與台灣人「交心」,包括「黑水溝」、「討生活」與「出頭天」等,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北京與台灣談感情的底線是:「兩岸雙方要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基礎,深化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這個基礎是兩岸關係之錨」。
第二,習總書記對APEC「馬習會」持積極開放態度。此前,國台辦與中國的學者專家們都說,就APEC的備忘錄而言,APEC「馬習會」是不可能的,然而習總書記一開口,國台辦與中國的學者專家們馬上轉彎,環繞在「發揮想像力」這句話上大做文章,引發馬政府的無限遐思。
第三,如果要在APEC進行「馬習會」,習近平開出的條件是:「對兩岸政治分歧問題,我們願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有什麼想法都可以交流。世界上的很多問題,解決起來都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但只要談著就有希望」。
至於何謂「國家未統一前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從連戰與習近平的對談中可以獲得一些線索,翻成白話文就是如何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對中華民國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既確認台灣往統一的方向邁進,又不會造成外界有「兩個中國」與「一中一台」的印象,如果能達成這些效果,中共會馬上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顯然的,這是一個高難度的問題,因此需要大家發揮想像力。
中華民國如何在中國大陸存在?或是說馬政府如何求中共「正視現實」?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一九九八年辜振甫訪問中國時,辜振甫是當面向汪道涵及江澤民要求正視中華民國與大談民主與人權。宋楚瑜、吳伯雄與王郁琦訪問大陸,則不能在中共官方面前、不能在中國大陸民間社會提到中華民國,唯一能夠說出中華民國的地方,就是在南京中山陵前,中共藉此向世人昭示,中華民國已經走進歷史。
至於「連習會」事後,連戰單方面對台灣媒體宣稱,他有向習近平講中華民國,但中共媒體卻並沒有公布這一段,無論如何,就算連戰對習近平講了中華民國,外人感受其意涵,很少是像辜振甫般的要求中共直接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反而像是連戰與習近平共同協商,如何在一個中國框架內處理中華民國。事實上,中華民國絕不能成為兩岸政治談判的議題,如果兩岸談判如何在一個中國框架內處理中華民國,那就代表台灣喪失了主體性。舉一個例子就可說明其中的危險性,為什麼兩岸不是談判「如何在一個中國框架內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
習近平還留了一個尾巴,即「有什麼想法都可以交流,只要談著就有希望」,似乎如何在一個中國框架內處理中華民國的議題,兩岸談起來就行,不一定要有結論。這就是習近平針對APEC「馬習會」,對馬英九的將軍。現在就看馬政府會不會上當了!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董立文/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副教授(台灣)
現任: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副教授、台灣智庫諮詢委員
經歷: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
前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系副教授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