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7,963
2014
04
月號論壇主題
看台灣新公民運動的衝擊與影響
鬼新聞與新聞在鬼扯
黃承富/專欄作家 (台灣)
鬼新聞的意思,是新聞在鬼扯。人在海峽兩岸三地,特有感受,只要不小心看到新聞,就有看到鬼新聞的感覺,因為我知道,新聞又在鬼扯了。
在大陸。有個中央聯播新聞,一到飯後的黃金時間段,各地的電視新聞好像就暫時打樣似的,清一色是中央聯播新聞。什麼是中央聯播?簡單講就是黨在控制著新聞,當想要人民知道什麼,就播什麼,人民唯一的選擇就是關掉電視,眼不見為淨。每天的中央聯播被形容為鬼新聞,這大概是最等而下之的事情了,不過,集權主義的國家都已習慣新聞在鬼扯,就像中國人看北朝鮮的新聞聯播,那不叫鬼新聞,什麼才叫鬼新聞。
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解除一堆禁令,其中包括了報禁,像是報紙、電視都像脫韁的野馬奔了出去,原來控制電視言論的三家電視臺在幾年時間成了邊緣節目,原來的中央日報、中華日報、臺灣新生報、青年戰士報頓時間都成了無頭蒼蠅似的,沒有黨的護佑之後,所謂的鬼新聞失去了舞臺,不過,大家以為新聞不會再鬼扯,其實不然,鬼新聞的時間太長,造成了劣幣逐良幣現象,像是臺灣的媒體,鬼新聞不太多,但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低下,新聞在鬼扯的現象太普遍,在臺灣看新聞節目,像是在看綜藝節目。
在臺灣的新聞從業人員,早期多數都是留學美國經驗,很少留學日本或德國,新聞倫理大概是跟著美國的新聞倫理在走,美國佬以趴糞新聞自居,臺灣的新聞也掀起趴糞風,最大的新聞自由就是讓別人不自由,也有的新聞是跟著英國的一分報風格在走,像是蘋果日報,以小道消息自居,把狗仔隊的使命當成是最高指導原則。在香港,曾經有一陣子的新聞業招人的條件是:能騎摩托車、能在摩托車上拍照、高中畢業學歷就行。那時的香港最搶眼球的新聞是社會新聞,也就是煽情新聞,這類的新聞比新聞在鬼扯還扯,基本就是妖精打架的新聞。2、30年前,很多香港僑生到臺灣留學,他們選擇了新聞系、大眾傳播系就讀,畢業後,這些在臺灣念新聞系畢業的香港僑生要不留在臺灣,但多數都沒從事新聞行業,也有人回香港了,回去後,也學無所用。
每個國家與地區都有獨特的新聞傳播市場與各自的社會形成因素,臺灣學生一窩蜂留學美國學習新聞學,把美國的新聞當成第四權死命維護,有時畫虎不成反類犬,最後演變出臺灣似的美國新聞。日本的新聞傳播市場也是龐大無比,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讀賣新聞發行量達到1000萬份,那是民營報紙發展的極限了,同一時間,美國報業的泰斗紐約時報不過40萬份的發行量,不過,讀賣新聞與紐約時報在世界上的傳播市場都有舉足輕重的分量,我想,關鍵不在於他們的發行量,而是這些報紙沒有鬼新聞,也就是沒有新聞在鬼扯。

30年前,當中國大陸還是萬元戶時代,美國、日本新聞從業人員的收入已是國家高收入的行業之一,在美國從事記者,平均年收入在8-10萬美元,而日本的新聞從業人員也在6-10萬美元之譜,記者在美國、日本都是高高在上的高道德行業,不過,新聞記者在華人地區就有不同的理解。上世紀80年代,臺灣兩大報業聯合報與中國時報的工作人員是高收入的象徵之一,他們有著良好的收入,有著比較高的新聞道德標準,那時候,聯合報還是每年大學畢業生最嚮往的十大就業公司之一。曾幾何時,臺灣報禁開放之後,媒體上上下下都像是飛機失速解體般,新聞科系好像在不斷擴大,老師與學生的人數在增加,素質卻在低落狀態。有新聞系的老師說,看到教出來的學生質素如此差勁,教起來都沒勁了。一位在世新教書的朋友說,他每年都會教一些從大陸來的交換學生,他們都很認真,只是回大陸後,懷疑他們還會從事新聞行業!?
的確,海峽兩岸四地的新聞傳播市場正處在四面楚歌階段,臺灣、香港新聞最自由,人才最多,但商業環境的惡化讓人有無力感。大陸的新聞最不自由,人才最缺乏,但市場未來性始終被看好。回到新聞的本質時,我們還是要回到新聞在鬼扯的問題上,海峽兩岸四地的傳播媒體似乎在找一個異中求同的模式,只是,這個模式的雛形究竟是臺灣版?香港版?還是大陸版本?我想,只要跳脫政治的框框,就會有解答,否則,鬼新聞或新聞在鬼扯的現象繼續是茶餘飯後的鬼扯話題。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黃承富/專欄作家 (台灣)
知名社會評論者,運動專欄作家
臺灣讀輔仁大學 日本東海大學。
現任:Fox體育台評論員,西尼爾運動管理公司技術顧問。
曾任:ESPN、TVIS評論員,運動專欄散見各國報章、雜誌。
過去25年,離開臺灣後,先後旅居日本、美國、古巴。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北京城。
文字作品:《兵臨北京城》、《筆感•球感》、《果嶺上的社交術,第19洞》、《東方超特級•郭泰源》、《奧運100年》、《洛基•林明佳》等20餘本。
影像作品:《日本人的聯想》、《背的聯想》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