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7,465
2014
04
月號論壇主題
看台灣新公民運動的衝擊與影響
318學運:平行世界的連結隧道
黃哲斌/媒體工作者(台灣)
 三月三十日下午,五十萬人湧進權力中樞象徵的總統府前,數以萬計的人潮無法擠進,奔流四溢到周邊的道路商家,然後,這股被稱為「黑潮」的群眾,晚間瞬間消失,只留下對台灣政局及社會前景的疑問。
這股憤怒從何而來?又將轉向何方?對於台灣內部及兩岸局勢,是否會造成深遠衝擊?
去年底,一位長期參與反服貿運動的朋友,憂心告訴我,他們很努力研究議題、寫說帖、開記者會、製作文宣品,但無論媒體或一般民眾,反應都很冷淡,很難激發社會關注。我雖然給了一些建議,實則同樣悲觀,因為我認為,此一議題確實非常艱澀,很難打破台灣社會的「平行世界」現象。
所謂台灣社會的「平行世界」,意指政治結構老舊,兩黨政治人物關心己身利益超過公眾利益,朝野及中央地方的互動僵化;且政經階層的主要資訊來源,仍是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這些新聞媒體受限於收視市場及老闆立場,各有色差偏誤,加上新聞娛樂化、瑣碎化嚴重,很難客觀深入探討「服貿」此一高難度議題。
另一方面,台灣民間長期瀰漫焦慮不滿,經濟及就業問題低壓盤旋、青年貧窮化、稅負不公、貧富差距加劇,而且房價高升、勞健保等安全體系瀕臨危機、國債與公部門赤字嚴重;在此同時,土地、環境、勞工、農業、住居、人權、歷史保存等社會議題不斷爆發,但因主流媒體忽視,政治人物怠惰,網路幾乎是主要訊息出口及集散地。
歷史有其必然,也有其意外。我判斷失準的是,當兩個平行世界各自運作,越演越烈,民間憤怒情緒無處排解;又因民調低落的馬政府剛愎自用,輕忽民怨,在核四等議題上,屢屢踐踏多數民意,讓空有投票權的公民,驚覺權力者的傲慢不可控制。逐漸高漲的不滿情緒,像是充滿瓦斯的密閉房間,學生衝撞立法院,就變成點燃巨大怨氣的火星。
若要解析這場轟轟烈烈的社會運動,必須先自上述背景切入,再回身觀看運動者角色:核心團體學生的超齡成熟、他們在多次社運現場培養的默契情誼與人脈,以及衝撞體制的深思勇氣,召喚了民間對當前政治僵局的滔天反撲,公民團體與網路社群自發加入,學術工作者紛紛投身,活躍的網路公民扮演自媒體的傳播角色,共同打造台灣近年最驚人、最複雜的群眾事件。
因為馬政府至今選擇迴避,這場運動訴求的結果尚未可知,可以確定的是,經此事件,台灣老舊陳腐的政治結構與政黨文化,將會首當其衝,第一個檢驗點就是年底七合一選舉,搖搖欲墜的馬政權是否會消蝕瓦解,將同時面對黨內外的挑戰。
在此同時,同樣受老人把持的反對黨,衝擊雖然較小,但有可能被進一步邊緣化。至於兩黨留下的權力空白,如何填補,將是未來政局的觀察點。
再則,經此一役,主流媒體的公信力與影響力再受打擊,典範轉移中的訊息傳播模式將加速,網路鄉民已證明他們有能力傳播、聚眾、嘲弄並抵銷政治人物語言(以「鹿茸」與「香蕉」等符號最為經典),新聞工作者將面對更嚴苛的檢視與挑戰。
就兩岸情勢而言,此次運動蘊含的主權恐懼,透過台灣經貿過度依賴中國的疑慮,以及對於貿易自由化背後的木馬威脅,具體而大聲反映了歷次民調中,「七成民眾希望維持政治現狀」的主流態度;中共「以商逼政」的收攏意圖,在此運動中受到挫敗,也將微妙影響兩岸政治人物的親疏互動。
總之,這次的318學潮,像是連結平行世界的扭曲力場,讓兩個宇宙轟然震動,從學生運動迅速擴大為公民運動,即使330的街頭群眾已退場,對台灣社會的深遠影響才剛啓幕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黃哲斌/媒體工作者(台灣)
黃哲斌,曾是舞台劇演員;雜誌及報紙編輯、記者;新聞網站副總編輯;目前為兩個男孩的爹、天下雜誌特約記者。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