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6,655
2014
08
月號論壇主題
360°看世足賽
比七比一更重要的事
趙家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台灣)

79日的早晨,臉書頁面被「71」的數字洗版。社群媒體上的許多留言都促狹的講著︰「巴西民眾會不會暴動!」但就如The Nation雜誌的體育主筆David Zirin 所言:「因此次巴西世界盃所投注的160億美金的賽事預算以及25萬名迫遷的民眾,是遠比71更為重要的數字」。而因為對於國際足總(FIFA)以及巴西政府漠視世界盃籌辦過程中的種種弊病,以及其投注的資源對於社會福利的排擠,巴西民眾從去年六月起就開始全國串聯,展開大規模的抗爭行動。正如巴西球星內馬爾(Neymar)受訪時所言:「如果巴西要變得更好,民眾必須抗爭」。也因此逼使著全球億萬觀眾,在沉浸於三十天的足球瘋之時,亦無法迴避大型賽事對主辦國所帶來的各項衝擊,而非在賽事舉辦完後的一、兩年後,看到當初舉辦的場館變成蚊子館或是主辦城市因賽事支出過高導致破產的新聞時,才猛然意識到當時的狂熱所需付出的代價。
體育賽事震撼主義
David Zirin 提出「體育賽事震撼主義」(Sporting Shock Doctrine)的概念分析這次世界盃以及大型賽事(如奧運)為何會對主辦國衍生龐大的社會與經濟衝擊。震撼主義乃是指新自由主義複合體藉由在後進國家發動政變或是遭逢大型天災之後,所有制度崩潰,全民處於無力反抗時,其可強行推動各類去管制化、私有化的制度。與此相仿,當主辦國承接此類大型賽事後,以此需符合國際奧會或國際足總的要求為由,推翻該國既有法令,創造了「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因此無論是為了興建場館大規模編列預算、提供贊助商免稅權力、任意對既有社群的迫遷甚至過度的維安,均可在國際組織與主辦國共謀下恣意行使,不受規範。
以里約熱內盧為例,該市市長既將世界盃以及兩年後的奧運形容為現代化的契機,因此以道路開闢、場館翻新、選手村興建為由,大舉迫使高達近兩萬戶原居住於貧民區(favela)的家庭遷移。依據該國公民團體統計,全巴西因世界盃相關建設而迫遷的人數總計有25萬。巴西當地的都市規劃研究者指出,雖然巴西訂定有許多進步的居住權保障法令,也簽署相關國際公約,但因世界盃相關迫遷案例,全都違反上述法令與公約。聯合國的居住權特派員Raquel Rolnik 也批評這些迫遷案例使家庭生活條件惡化,違反國際公約要求。而即使是同意遷居的家庭,其獲得的補償也僅為原住宅的20%~40%。以貧民區為主要對象的迫遷行動,也使此次世界盃與2016里約奧運淪為巴西官方遂行「社會清洗」的藉口。
即使面對前述的社會衝擊,然而奧運與世界盃的主辦國均堅持此賽事對國內經濟以及國際能見度會有極大幫助,欲以此維繫民眾的支持。但事實上,國際奧會、FIFA以及其贊助商,依據現行規定,均可享有賦稅減免。巴西國稅局估計,此次世界盃的賦稅減免約使巴西短收了兩億五千萬元的稅收,而另一方面,FIFA藉由此次世界盃的收入則高達45億美元。且對原本寄望可藉由龐大的人潮販賣商品營生的巴西當地人而言,所見到的卻是FIFA為其贊助商所設置的、長達兩公里的禁區(exclusion zone),即場館周遭兩公里內僅允許贊助商設置攤位的區域。
如同巴西著名球星、1994年的世界足球先生羅馬里奧(Romário de Souza Faria)所言:「巴西真正的總統是FIFAFIFA來到巴西,創立了國中之國。他們不會納稅,他們來到巴西,不費分毫的架設了一個馬戲團,而奪走所有的收益。他們正用我們的錢來欺壓我們。一座新球場的預算,可用於興建十五萬戶住宅。」
改革並非無望
面對上述因世界盃衍生出的爭議事件,FIFA主席Sepp Blatter的回應卻是:「哪裡有社會衝突?」此種心態,也註定FIFA利用賽事所提出的社會倡議僅是種表面的公關手法。例如八強賽每場開踢前,FIFA 安排兩隊隊長宣讀反種族歧視宣言,還在twitter上設了個hashtag,展現其倡議此議題的誠意。但事實上,FIFA針對此專案小組針對本次賽會上的歧視行為,例如觀眾於場中高舉極右派的旗子等,均無開罰。更諷刺的是,下屆賽會主辦國竟選在通過一堆歧視法令的俄羅斯。
面對此次世界盃的爭議,著有《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等書的烏拉圭籍作家加萊亞諾指出:「最為足球瘋狂的巴西人,決定不再讓他們深愛的運動做為羞辱大眾卻為少數人奪取財富的藉口。」原本FIFA的目的,就是希望在這四年一度的盛宴中,全球觀眾的雙眼僅聚焦在那些在場上拚鬥的知名球員,而不必關注其藉此累積的鉅額收益。但巴西那些不畏催淚瓦斯與塑膠子彈威脅仍上街抗爭的民眾,逼使我們得越過綠草地以外,看到那些被掃除的貧民區以及扭曲的社會資源配置下喪失的發展機會。但這並非無解。
面對前述的稅賦抵減特許造成的主辦國稅損,英國當地的公民團體藉由網絡聯署,逼迫2012年的倫敦奧運贊助商放棄稅賦減免權。而FIFA也曾因眾多媒體關注其卡達獲得2022年世界盃主辦權過程的收賄案,被迫籌組獨立治理專家會,提出FIFA改革建議計畫。
同一個真正的節奏
因此若我們對於本次世界盃的記憶,能從諾伊爾的撲救、梅西的自由球、范佩西的頭球以外,還記得那些無名的、在街頭上的抗爭民眾,就是個可讓足球回歸競賽本質的開端。更重要的是,亦須把這些對於大型賽會的思索,回歸到當下臺灣為了2017年世大運籌辦過程的監督,諸如為興建選手村而被夷平的林口森林綠地,以及綁架了臺灣棒球迷好幾年後,再以世大運為護身符的大巨蛋。
無論是奧運或世界盃,常標舉著「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同一個節奏」等標語,型塑賽會期間將是個世界大同的幻
象。但更能有助於全世界共同前進的,絕非僅是伴隨賽事高潮迭起而散發的狂熱,而是面對共同處境的憐憫與奮起。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趙家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台灣)
趙家緯為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博士,專長為工業生態學、環境政策評估。自2006年起積極參與國內環境運動,側重能源與氣候變遷議題,於立報與低碳生活部落格發表多篇環境與社會議題評論文章。曾獲遠見雜誌第一屆環境英雄獎,亦為2012年Rio+20世界高峰會NGO代表團成員。現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