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6,722
2014
08
月號論壇主題
360°看世足賽
作為一種品牌的香港書展
賈選凝/文化評論者、影評人、媒體工作者(香港)
香港書展的迷人也正是它的矛盾之處:閱讀這私密淡靜的事,與講座、分享會、人潮聚湧、大賣場似的購書模式從質地上完全相反,卻被書展一以貫之地共治一爐。說香港書展是種品牌,大概異議不多,對不同人它又具備不同意義:是平日裏「微小艱難」地堅持文學書寫的人相互勉勵慰藉的小型聚會,是出版人、作者與媒體熱絡互動觥籌交錯的「文藝社交場」,也是「閱讀」一年一度消費價值最大化的特定時期。而我個人,剛出校門那年開始接觸書展,從21到25屆不過一轉眼,出版社展位大同小異地輾轉,名作家講座的主題年年煥新,而能沉潛下來內容,其實又都早已超離書展形式本身。
走進展場:文學的處境
董啟章認為獲選年度作家這件事所帶來的責任不僅是宣傳書展,更要讓更多人開始或者更深入地閱讀文學。書展歷任「年度作家」都是深耕文學的寫作者,「文學」的價值看似一直被高舉珍視,可一旦你走出那些籠罩在文學氣息下的講座現場、買票走進浩瀚展場,就會看到它在流通市場內的真實處境。基本上除了商務、天地、中華、三聯幾大攤位,外加重量級的牛津,你很難在剩下那十分之九的書展攤位上再找到本土「文學」作家的書——即使今年的最核心人物董啟章、剛拿到紅樓夢獎的黃碧雲和有新作問世的鐘曉陽,這些如雷貫耳的大名,在茫茫書展裏不但並沒「遍地開花」被擺在各家醒目位置,更是除了那固定幾家,再無蹤影。
於是想起fb上一位朋友所寫「平日就買書看書的人,何必再去書展?平日就不買書不看書的人,又何必去書展?」這吐槽對「文學」之於書展的意義同樣適用:平日就去那幾家大出版社買文學書的人,何必再去書展?平日沒有買文學書的習慣,書展時又有多大幾率在擁堵不堪的層層人海裏專程擠到那幾家店裏逛文學線?
文學在董啟章那裏是盡力維護言詞的記憶,在黃碧雲那裏是因為珍惜所以每個字都圓潤有光,然而那記憶那光的美好,透過書展平台被放大彰顯的效用其實有限。你看到那些最人頭攢動的攤位大多與文學無關,當然不是說網絡小說、暢銷繪本、旅遊書和工具書不好——多元並包本就是香港書展的最大特色,只是如果因為恰好今年書展前後,一眾專注的文學寫作者或完成新作或收穫獎項,帶動起了討論文學的小高峰,就樂觀認為今年的香港文學景況格外蓬勃,那麼或許並不儘然。
從本地文學再擴大一層,華語文學在今年的書展中都似乎很難找。不知是否因為印刻沒參展的緣故,這是我第一次發覺在書展買台灣作家的書竟如此困難。榆林、田園等台版書折扣很高的攤位,都以賣台灣譯本為主,然而倘若你根本不想買村上春樹或是東野圭吾,也不是要找《大唐李白》這類名作,而是目標鎖定了陳淑瑤或者吳明益的新書,就可能很是辛苦。繞場足足一周筋疲力竭才能在時報文化的某個邊角裏找到心頭好。而往年至少名作家講座系列裏那些大名鼎鼎的作家,四下環顧時有見到,可今年單是嚴歌苓的新書就足夠讓你找到望眼欲穿。所以在書展購書究竟是愈加方便還是愈加艱難,反而令人迷惑。而書展所帶動的閱讀風氣是真的更加「多元」抑或表相繁華實則更單一化地因應閱讀市場,大概也是各人心中自有答案。

講座現場:沉默與聆聽
講座在香港書展中重要性不必言喻,甚至更勝於購書。因為每年參與的作家、他們在講座中分享的主題,也是結連人們對該年書展記憶的最深刻印記,特別像「名作家系列」,基本就是上一年裏兩岸三地最引人矚目或最具話題性的作家光譜:大陸有《歸來》備受矚目的原著作者嚴歌苓,有跟王家衛對談的金宇澄,也有年輕才女蔣方舟,又適逢書展25周年與六四25周年重合,當年六四事件中的辯護律師張思之以新書重提過往,幾乎所有對中國民主進程有興趣或願景的人都不願錯過他的分享。香港本土有黃碧雲鐘曉陽以「微喜哀傷」慰藉純文學讀者渴求文字之心,台灣則有能同時把小說和散文寫得出神入化的吳明益,也有早就封筆又用筆名洋洋灑灑寫了88萬字武俠小說的前任行政院長劉兆玄。
花上一兩周時間去讀一位作家的書,和花一個半小時去聽一位作家講座,這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身處講座現場時,「寫作與閱讀」這組本是最沉默寂然的互動關係被轉變成「傾訴與聆聽」。作者在這特定情境下與讀者坦誠相見,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大多數心無旁騖寫作的人,平日慣居於作品的背後,作家不是演員也不是公共知識分子,他們最本源的屬性只是寫作:極之沉默、專注、精密的工作。他們看起來總是習慣於「不發聲」或是與喧浮世事保持距離,就像董啟章說,他不反對發聲但又必須承認「發聲」對他是極困難的事——因對語言格外敏感而對濫用詞語極之警戒,一如黃碧雲說她「承擔著無法說」,久而久之,言語生疏用字幾如孩童。歸根結底是他們太過看重每一隻被用出來的字,太在意每詞每句背後的思想情感是否飽滿而準確,他們珍視語言的使用,如同愛惜自己的羽毛。然而就是這樣深信「言語無用 沉默可傷」的寫作者們,由於書展的關係,卻必須要在讀者面前長時間地使用言語,表述與分享。這種「打破沉默」甚至微微帶點表演性質的演講,對於平日裏習慣了他們的沉默的讀者,何其可貴。
而講座之外,聆聽名家「朗讀」則是另一種在書展中特有的閱讀形式。對平日沒有參與讀書會或是文學社群習慣的人來說,名作家朗誦會就成了一種難能可貴的感受「文字還原為聲音」的經驗。當《繁花》被金宇澄用上海話朗讀出來時,你才會摩挲到其中貌似傳統話本般漫不經心的優雅情境,而陳雪用台灣的音調朗讀她的小說時,她的文字和眼前她這個真實的人就好像在你眼前被陡然打通,於是你就懂了她所說的「小說家的兩個世界」。天南海北的華文寫作聚集一堂由作家親自朗誦給聽者,或許是讓人愛上文學的最好方式——因為在那個場域,文字具有韻律,而你聽到的聲音,也曾在作家內心默誦過無數遍。也似乎唯有這種時刻,才會讓人由衷感到,香港擁有一個可以聚集兩岸三地最好的作家的書展,多麼美好。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賈選凝/文化評論者、影評人、媒體工作者(香港)
香港文化評論人、影評人、媒體工作者
香港藝術發展局「ADC藝評獎」冠軍(2013)
香港城市大學「城市文學創作獎2011」文化與藝術評論組 冠軍
《南方都市報》「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評委
擅長文化評論、時評及雜文寫作
學歷:香港中文大學 理學碩士 (主修新媒體,2010)
北京電影學院 文學學士(主修影視文化與傳播,2009)
主要經歷:
專欄寫作
《亞洲週刊》「文化凝視」(文化評論)
《南方都市報》(影評)
《號外》(影評)
媒體寫作
香港《信報》都市情感專欄「心經」 2011.07-2011.11
香港《信報》短篇小說專欄「故事人生」 2012.01-2012.10
《南方都市報》「粵港早茶」
《信睿》雜誌
代表文章
《春嬌志明的中國想像》(《亞洲週刊》)
《當談論自由時,我們在談什麽》(《信睿》)
《那麼遠,這麼近——台灣文化在大陸》(財新《中國改革》)
《規訓之外 理想未滿──婁燁與「理想主義」的十年之戀》(城市文學獎獲獎評論)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