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9,353
2014
09
月號論壇主題
從中韓FTA看台灣經濟危機和出路
美中第二次EP-3碰撞事件再起嗎?
王志鵬/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候選人 (台灣)
8月22日美國國防部公開指控,8月19日美軍一架P-8A反潛機於海南島東方120海浬(217公里)處在進行例行情報蒐集任務,遭一架中國殲11-B型戰機攔截,並多次由上方與下方近身高速飛越,最近時機翼僅距6公尺。美國五角大樓新聞部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少將指出:「美國通過外交管道抗議中國的做法,並表示中方戰機的行為是『此行為既不專業又極度危險』的」。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德斯(Ben Rhodes)則在麻塞諸塞州瑪莎葡萄島(Martha's vineyard)舉行的新聞發佈會,指稱中方的攔截行為是一種「令人極度憂心的挑釁」。
回顧歷史類似事件:2001年4月1日美軍一架EP-3型電子偵察機,飛住中國海南島三亞外海進行偵察,於海南島東南70海浬(126公里)處,遭中國海航所派遣的2架殲-8II型戰機攔截,15分鐘後其中一架殲-8II型戰機由左後方與EP-3型電偵機發生碰撞,殲-8II型戰機垂直尾翼折斷墜海,飛行員身亡,EP-3型電偵機則是造成機鼻和一號引擎損壞,24位機組員與飛機平安迫降於海南島陵水機場(另一美方說法EP-3是被另一架殲-8II型戰機挾持迫降);事件發生後美中雙方均指責對方進行不尋常的大動作挑釁致造成意外,經美中多方外交斡旋,4月4日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以個人名義致信中國副總理錢其琛表示遺憾(非道歉),4月11日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再次向中國外交部長唐家璇遞交信函表示遺憾,4月12日同意24名機組員先行返回美國,6月6日雙方達成共識,於7月3日由美國租用俄羅斯的運輸機將已被拆卸後EP-3型電子偵察機運回夏威夷,之後中央軍委授予殉職飛行員王偉「海空衛士」稱號(事件持續共計三個月)。
依據2010年10月美國《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的報導,中方運用斡旋和支解機體的三個月時間,採取逆向工程針對機上電腦和情報偵蒐設備,破解3000至5000萬行密碼,推估美國海軍機密情報解碼路線和途徑;對於造成如此的重大損害,美國直到2009年才決定採取對應措施,花費數億美元翻新海軍情報偵蒐處理設備,後續並正式成立了網路司令部。
P-8A型反潛機的整體性能優於P-3C數倍,其機鼻裝有AN/APY-10型海上偵搜雷達,具備合成孔徑雷達(SAR)、逆合成孔徑雷達(ISAR)等模式,機體前段下方還配備伸縮式MX-20HD型數位光電紅外線多光譜偵測器,最多可配備紅外線、光學、雷射測距、雷射標定、影像增強等7種偵測裝置,機體後段則裝有偵潛的整合數位式磁異偵測系統,以及可再裝填的氣動旋轉式聲標投放裝置,最多能攜帶120枚聲納浮標;此外還配備飛行管理、武器儲量管理、ALQ-213(V)型電戰管理、訊號情報系統(SIGINT)等系統,以及定向紅外線反制裝置(DIRCM)、雷達警告裝置、Link11/16資料鏈等。

此次美軍派遣P-8A型反潛機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偵測解放軍新型核動力潛艦於海南三亞的動態,由於P-8A速度與偵蒐的距離優於P-3C,因此偵巡的位置也遠較於上次EP-3(約二倍距離);且若真為此項任務部署,則其遠距後方深水區必會部署另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艦(或無瑕號USNS Impeccable T-AGOS-23這類的海洋監偵艦),當P-8A型反潛機偵獲潛艦的動態之後,即能立刻傳輸精確資訊,使後方部署之水下或水面兵力能夠精準掌握進行追蹤,以獲得有效的「音紋資料」或「測試參數」。英國《詹氏防務週刊》分析指出,解放軍似乎想獵捕P-8A反潛機,其目的即可能在於此。
據此分析研判,此次解放軍派遣殲-8II型戰機進行此等動作攔截的目的有三:一、形塑類似上次的案例;二、促使美方後續的偵查機艦的行動採取更為保守行為;三、迫使美國國防部了解嚴重性,若歷史重演若P-8A反潛機若入解放軍手中,美軍將得不償失;也因此於8月25至29日,中國派團赴美參加年度磋商工作小組會議時,美方積極推動建立雙方「公海海域海空軍事安全行為準則」成為重要的議題;此外,解放軍尚有一張牌未打,就是進一步分二階段劃定「西沙防空識別區」與「南沙防空識別區」。此次解放軍因應P-8A型反潛機稱得上是一次「先期仔細預劃、緊急落實應變」的經典案例,其採取積極的「戰術」作為,後續亦達成若干預期的「戰略」目標,不知台灣國安單位與國防部感想如何!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王志鵬/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候選人 (台灣)
王志鵬,備役海軍上校。新聞評論者,文章多評論兩岸軍事國防事務,散見於台灣各大報章。
1989年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正期78年班畢業,歷練潛艦職務十餘年,具備水下航行5,525小時經驗,曾任潛艦兵器長、作戰長、輪機長與潛艦訓練中心教官。
2001年派任海軍總司令部計畫署計研組中校計畫官,負責海軍新一代潛艦籌獲業務。
2004年派任國防部戰略規劃司戰略研析處中校計畫官,負責「美(日)、中、台關係」相關戰略研究。
2006年派任國防部戰略規劃司建軍規劃處上校計畫督導官,負責督導「海軍軍事投資建案及三大軍購案中P-3C反潛機及潛艦」業務。
2007年5月1日自國防部退伍。
2008年獲私立高雄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續於2010年獲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
現為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候選人。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潛艦作戰、國防政策、兩岸軍事、中國海權、海洋戰略、亞太區域安全。
著有《台灣水下艦隊之路》、《不分藍綠,為台灣永續生存而奮鬥!》等專書,其他研究與評析約三百餘篇,刊登於國、內外各期刊、報章媒體(網路)和雜誌。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