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9,401
2014
09
月號論壇主題
從中韓FTA看台灣經濟危機和出路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探索韓國成為外貿強權之分析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在國際經貿的舞台上,近年來隨著東北亞地區的投資貿易不斷增加,該地區的經濟整合也逐漸端上議程,包含日韓FTA、中韓FTA或中日韓FTA等簽署議題方興未艾,眼看著中國大陸和韓國的FTA即將提前生效,日本和臺灣不僅芒刺在背,因為台日就要失去在中國大陸的市占率,急迫性可說與日增加!
東北亞地區的經濟整合卻是難如登天,一個是經濟因素,東北亞地區各國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日本屬於高度發展的工商大國,韓國、臺灣屬於中上階段,中國仍屬於開發中國家,北韓在經濟地緣上呈現化外之地;再來是政治因素,統稱起來算是美國因素的介入,美國在東北亞有戰略利益及安全考量,並不樂見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快速整合;最後,是歷史因素,東北亞地區長年累月的彼此互不信任,不若歐盟可以拋開成見向前邁一步。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之政策背景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韓國經濟實力和外貿能量短短十幾年浴火重生,或許可以從韓國的貿協-KOTRA的營運狀況窺知一二。韓國政府委託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rea Trade-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 簡稱KOTRA ),乃韓國政府下屬唯一的非營利性的對外貿易投資促進機構,由韓國知識經濟部成立,其政策背景乃韓國政府於2009年提出「2014年邁入世界前八強計畫」,同時公布「營造貿易交易基礎5年計畫」,藉此擴大金融出口、整合行銷及進出口物流等貿易基礎設施。

韓國為了出口貿易之擴展,採取「達成一兆美元貿易規模支援計畫」,其政策背景乃韓國政府於2009年提出「2014年邁入世界前八強計畫」,同時公布「營造貿易交易基礎5年計畫」,藉此擴大金融出口、整合行銷及進出口物流等貿易基礎設施。KOTRA在推動海外共同物流中心背後具有韓國政府背書的公信力,2011年韓國知識經濟部發表「達成一兆美元貿易規模支援計畫」,該方案包含開發新興市場、開發新型貿易領域、解決出口金融障礙及運用國家形象擴張出口等四大主軸。

KOTRA的核心職能乃通過推動進出口貿易,收集和提供海外市場訊息,參加國際展覽,開展海外宣傳,投資振興等方面的綜合性工作,促進韓國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加快向世界化邁進的步伐。KOTRA為韓國知識經濟部為國內出口商於全球經貿布局的政策規劃中,增設韓國商務中心及共同物流中心之實際執行單位,肩負協助韓國企業增設海外分公司,有效節省產品出口的物流費用,強化搶占海外市場商機。

韓國企業崛起對對日本、臺灣產生的化學變化

KOTRA為韓國知識經濟部為佈局全球經貿布局的政策規劃中,增設韓國商務中心及共同物流中心之實際執行單位,肩負協助韓國企業增設海外分公司,有效節省產品出口的物流費用,強化搶占海外市場商機。另一方面,KOTRA扮演推動進出口貿易的角色,蒐集和提供海外市場訊息,參加國際展覽,開展海外宣傳,投資振興等方面的綜合性工作,促進韓國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及強化 韓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打下全球貿易的半壁江山。筆者曾經在台北與KOTRA的人員接觸,英文、韓文、中文皆非常流利,交談之下發現KOTRA對外派人員有嚴謹的訓練,因為KOTRA是協助韓國中小企業拓展國際貿易的後盾,有其使命感。

臺灣消費者和生產者對於韓國供應鏈呈現愛恨兩極的評價,韓國企業簡直成為臺灣產業供應鏈的頭號強敵。臺灣近年來有一股哈韓與反韓的現象,恰恰證明韓國的國家實力大幅邁進的不安。比較臺灣、韓國兩地競爭,少數如清華大學彭明輝教授認為臺灣最後可以在七戰四勝中把韓國打下去,但目前臺灣恐怕以一比三落後。韓國掌握全球新興市場的能力更甚臺灣,臺灣甚至連中國大陸市場恐怕都得拱手讓給韓國,時間若若拉長到2050年,臺灣恐怕只能看著韓國卻望塵莫及。過去十年來,韓國勢力入侵國際,對台灣的威脅愈來愈嚴重。如三星、LG,不但把稱霸世界數十年的學習對象、日本知名的品牌索尼(SONY)、夏普(SHARP)比下去,而DRAM、面板產業也擊潰了台灣。

韓國企業一向私法日本,甚至以日本企業為標竿學習,甚至成為日本企業重新回頭省思與學習的對象。波士頓顧問公司(BCG)曾對日本企業之構造問題做出有趣的對比,日本企業無法擺脫以先進國家為中心的經營方式,專注流程及產品的高端品質,卻導致奇貨可居及有行無市的現象,在新興市場屢次被韓國攻城掠地,韓國企業的品質雖不如日本,但韓國行銷卻打敗日本製造。另一方面,日本企業多數採取獨資方式來經營事業,缺乏伙伴關係,亦導致當地市場缺乏人才與組織,整體表現不如韓國企業來的靈活與彈性。但是比較日韓兩國的貿亦依存度,韓國對於日本仍有龐大的貿易逆差,日本在產業價值鏈及供應鏈上仍有極大的優勢,但是韓國近年來在國際貿易傑出的表現確實讓日本繃緊神經。

韓國業者受到FTA效益的加持,台灣廠商在國際市場上將面臨不公平競爭

由於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國會停滯,影響到貨貿議題的談判進度,恐怕成為臺灣短期內經濟無法穩定成長的陰霾,由於韓國近年來已跟台灣主要貿易國家,包含美國、歐盟、東南亞等簽署FTA,若中韓FTA生效,預期20%台灣銷往中國大陸的產品受影響,約5%市占恐拱手讓給韓國,影響約2000億元,也直接影響還將衝擊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等就業人口。目前韓國FTA占其貿易覆蓋約率38.93%,待洽簽中10FTA都完成後,將提升至82.83%,但台灣目前FTA占其貿易覆蓋率僅9.69%,台灣每出口100美元的貨品中,只有9美元可享受免關稅,台灣廠商在國際市場上將面臨不公平競爭。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林士清(祖籍廣東平遠,生於台北),現職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學術領域為組織行為、政策分析、國際政治經濟學。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中國大陸研究學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學生時期曾赴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交換,代表臺大參與海峽兩岸知識大賽,獲得最佳團隊獎,亦參加海峽兩岸演講比賽,獲選第二名。「從國家與社會關係析論ECFA簽訂之議程設定模式」,評選為江丙坤兩岸交流貢獻獎年度最佳碩士論文,經常撰文評析時政議題,文章散見各報章雜誌。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