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數
8,359,272
2014
09
月號論壇主題
從中韓FTA看台灣經濟危機和出路
從中韓簽FTA看台灣經濟危機和出路
劉德海/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台灣)
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今年初上台以來,東北亞國際關係出現明顯變化。習近平積極推動以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為主軸的對美國外交政策,意欲在東亞型塑中美共治的局面。在此同時,日本安倍政府則力圖製造美中矛盾,使兩強齟齬,導致G2破局,為日本再度崛起尋求機會。
另一方面,美國歐巴馬政府自2009年以來,積極推動重返亞洲的政策,圖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P)作為達成重返亞洲的工具。去年7月歐巴馬成功地以釣魚臺問題迫來訪的日本首相安倍上TPP談判桌,今年4月歐巴馬訪日時因輕信安倍承諾簽署TPP協議,在中日釣魚臺領土紛爭上罕見一面倒向日本,盼能換取安倍的TPP協議以利其在今年11月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上與中國商談亞太未來經濟整合,結果鎩羽而歸,且迄今日本仍未對TPP做出讓步。可見,國力式微的美國,因見中共國力蒸蒸日上,無法單獨對抗,因而企圖利用中日釣魚台領土紛爭與日本的積極反中製造對美國有利的戰略優勢,盼能逼迫北京做出經濟讓步(如美中雙邊投資協議)。

在此背景下,今年7月初習近平訪問首爾時,與南韓總統朴槿惠協議在今年底前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構建中韓經濟為主軸的東北亞經濟整合模式,改變北京原先以中日韓FTA為先的作法。這與日本決定以日美主導TPP(日美的GDP加在一起佔全部成員國GDP80%)來對抗中國的作法有密切關連,因為這意味著日本在中日韓FTATPP間已做出抉擇。北京顯然有意一石三鳥,藉此對臺灣、北韓與日本施壓,同時為APEC高峰會取得有利的局面,正式構建中韓對抗美日,使美日韓同盟抗中出現裂痕。

由於台灣和南韓對中國大陸出口商品結構相似,中韓簽署FTA,而台灣若仍未能與中國大陸簽訂貨品貿易協定,則台灣將成為僅次於日本的最大受害者。根據台灣政府預估,韓中FTA生效後,台灣百分之二十四點七的工業品將受到嚴重打擊,損失金額高達三百八十六億美元。
從行業看,鋼鐵、工程機械、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行業將遭到重創。依據台灣工業技術研究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ndustrial Economics & Knowledge CenterIEK),未來35年,台灣製造業產值衰退機率大增,預測衰退幅度介於1.593.85個百分點,衝擊產業以石化、鋼鐵、面板、紡織為主。其中衝擊最大是化學工業,主要集中在石化、塑橡膠業等,預估產值將下滑4.6個百分點。其次為金屬機電業的鋼鐵、金屬製品、機械設備與汽車零組件,產值預計將下滑4.2個百分點。再其次是資訊電子業,不含半導體業,而是面板業等,影響幅度約3.3個百分點;民生工業的紡織品與非金屬礦物製品,影響幅度約2.39個百分點。
另根據日本學者奧田聰與渡邊雄一所做的2011年報告,韓中FTA若生效,南韓的貿易獲利是中共的兩倍以上,中共對南韓出口將會增加126.3億美元。另一方面,韓中FTA若生效,南韓對大陸出口將會增加277.5億美元。在中國大陸市場受到衝擊最大的外國產品,將是日本的產品(預估約53.3億美元);其次為臺灣(33.2億美元,被替代的產品類別以光學精密機械業最多,超過15.4億美元,再就是紡織與成衣類的3.8億美元)。

除上述貿易轉移的衝擊外,更嚴重的衝擊是台商與台灣的血脈關係將會斷絕,將使台灣經濟大失血。目前兩岸經貿互動仍以投資來帶動貿易為主。換言之,在大陸投資的台商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從台灣進口關鍵零組件,在大陸拼裝後再出口到全球各地。這就是台灣對大陸出口擁有龐大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據台灣關稅總局統計,2013年兩岸貿易額為1194.6億美元。2013年台灣對中國大陸、香港的出口額分別佔其出口總額的26.8%12.1%。台灣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2013年順差額為345.5億美元和331.1億美元。韓中FTA生效後,台商從台灣進口將仍維持關稅,但在大陸生產同類產品的韓商從南韓進口零件則為零關稅。為維持競爭力,將迫使大陸台商中止從台灣進口零組件,轉而從東南亞或甚至南韓進口其零組件或直接採購大陸零組件或直接將產業的上中下游皆從台灣遷至中國大陸或部分生產線遷至東協國家。這就是為何近兩年多來台商對大陸投資減少兩成,而對東南亞投資增加兩成的主要原因。因為ECFA下的貨品貿易協定遲遲未能簽署,台商不得不採取的對策。
因此,韓中FTA生效後,台灣從大陸所獲致的貿易順差將會大幅縮水。同時,也會產生投資轉移的負面效應,外商將會減少對台灣的投資或甚至撤出在台灣的工廠或公司。

結語 

總之,正當台灣島內對是否應與對岸簽署服務業貿易協定以及朝野對此協定處理是否得當爭辯不休之際,台灣外貿的最大敵手南韓卻已與中共決議在今年底前完成韓中FTA,為其FTA大戰略完成封關的最後一子做準備。台灣人民必須務實的重新思考,尤其需睜亮眼看清外在世界,國際經貿環境是不會因為台灣的好惡而改變,中國的崛起已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台灣對大陸的經貿倚賴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台灣若無法維持經貿的繁榮,勢將難以維持主權獨立、政治民主與社會安定。借力使力是台灣唯一的存活之路。藉著中國大陸的經貿崛起來維持台灣的經貿繁榮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南韓能從1997年金融危機脫困乃至再崛起就是利用中國,而日本一蹶不振以及安倍經濟學難有起色就是因為忽略世界最大的市場(抗中)。
台灣的FTA路線圖是先完成ECFA四項協議,然後再加入RCEP,至於TPPFTAAP則是最終願景。至盼台灣人民與朝野及早醒悟,放下私利,同心協力為台灣整體國際競爭力而拚,盡速通過服務貿易協定,並在下半年完成與對岸的商品貿易協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End

作者簡介
Author Intro
劉德海/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台灣)
劉德海(To-hai Liou),目前是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理事長、政大國際事務學院WTO研究中心與澳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韓國外交政策、日本外交政策、東北亞國際關係、加拿大外交政策研究、亞洲經濟整合、跨文化溝通與比較外交政策等課程。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東方語文語系韓語組,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亞洲研究碩士、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 Tucson)東亞研究博士。
經歷: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東語系客座講師、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澳洲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政治系客座研究員、加拿大卡加利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政治系客座教授、澳洲國家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國際關係系客座研究員、外交部諮詢委員、捷克馬薩瑞克大學(Masaryk University)社會科學院(Faculty of Social Studies)國際關係暨歐洲研究系(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European Studies)客座教授、澳洲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Centre for Dialogue客座研究員以及韓國慶南大學極東研究所、翰林大學、慶北大學經營管理學院客座教授。
轉寄好友
Forward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我們誠心歡迎更多的筆陣一起來為兩岸三地的議題發聲
本次更新時間:2015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