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兩岸公評社暨兩岸公評網11月27日晚間在台灣五都大選結果揭曉後,立即邀請評論家南方朔、世新大學教授黃肇松、銘傳大學國際關係中心主任李在方及前民進黨中常委羅文嘉,就選舉結果對台灣政局的展望與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深入解讀。座談會由兩岸公評社社長胡鴻仁主持。以下是座談內容:
 
座談主持人:兩岸公評社暨兩岸公評網社長-胡鴻仁
 

 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能夠邀請到四位名家,來為我們解讀台灣五都選舉。在今晚有了結果之後,大家所最關心的兩個議題:第一個是「對台灣政局的展望」,第二個是「對兩岸關係的影響」。我是兩岸公評網社長胡鴻仁,以下就開始今天的座談。首先,就「對台灣政局的展望」這個議題,先請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台灣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也是現任世新大學教授的黃肇松先生,來談談您的感想與看法。

 
世新大學教授 黃肇松:
 

記得上星期世新大學舉辦『五都選舉之觀察』,邀請資深媒體人〈自由時報鄒景雯、中國時報副社長陳守國等人〉參加座談。討論結果預測都講民進黨會贏得三席,國民黨兩席,我別無選擇只好講國民黨三席,民進黨兩席。

這次五都選舉可以說是期中選舉,是馬英九任期一半的選舉。選舉結果是我所講的國民黨三席,民進黨兩席。選舉預測不是只靠感覺,我認為選民對馬英九執政兩年來有倒吃甘蔗的感覺,例如:失業率的降低、投資率的成長都顯示進步了,所以這次選舉結果有部份反應:選民感覺到了!

對於民進黨來說,也是通過一次期中考,走出兩年前的慘敗陰影!對民進黨來說:本來就是綠的地區現在更綠,例如高雄市陳菊分別贏過另外兩位候選人二十萬票以上,台南的賴清德也以二十到三十萬票超前。民進黨是以『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從南部徐圖往台北包圍。

至於選後的發展,國民黨比較單純,都回到馬英九旁邊來做佈署。反而民進黨在台北市與新北市的表現並不如原先預期的氣勢,我相信這個結果在民進黨內一定會有檢討,特別是選得差一點的更要檢討。

五都選舉總的來講,只是佔全部選民的百分之六十,藍綠的得票呈現勢均力敵。另外還有百分之四十的五都以外的選民,在未來將有很大的決定作用。但是五都之外的選民,卻也將會有是否變成二等國民的疑慮,所以國民黨今後要加強馬力,加強五都以外的建設。他們雖然是少數的百分之四十,但會不會變成關鍵的少數,值得思考!

對於這次選舉的結果,我不那麼悲觀,這要看你站在什麼角度觀察。基本上選民要求安定,要求日子可以過下去,如果大多數的選民是這樣想法,我相信這對政黨還是有約制性,所以我不那麼悲觀,我是審慎中帶著樂觀的期望!

 
銘傳大學國際關係中心主任 李在方:
 

首先,對於這次五都選舉的過程與結果,個人有三個感受:第一,這次的選舉結果,真的是天佑中華、天佑台灣,在全世界都高度關注的情況之下,台灣五都選舉能夠獲得平順、穩定的結果,與事前多數人的預期,沒有變動,這個結果非常重要。如眾所知,最近東北亞風雲緊急,如果五都選情出現大的變化,那對於兩岸關係、台灣政局安定,都可能會有很大的影響。從這次的選舉,可以看出台灣選民具有很高的智慧,我想,這次南、北韓的緊張關係,無形中也一定對於台灣選民有所影響。

其次,是台灣媒體對於選舉有很深的影響。例如:電視名主持人鄭弘儀的不當發言,對於蘇嘉全選情;連勝文遭受槍擊對於台北市、新北市的選情,在媒體的大幅報導之下,都對於選民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第三,台灣選情仍受宗教的影響。在宗教界一再呼籲希望有一個祥和社會的訴求下,這對於台灣政治的發展,也呈現非常重要的影響。

解析這次選舉結果,我認為這次五都選舉的候選人,都是一時之選,也都關係到台灣未來的政局。所謂「一代新人換舊人,江山代有人才出」,無論當選與否,每個候選人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民進黨的蘇貞昌與蔡英文,他們在台北市與新北市的選舉,無論是當選或落選,對於他們未來的角色影響都不大。而對台灣政局變化最大的,應該是放在2012年,未來新五都的市長當選人,將會擁有最大的人事權與財政分配權,而國民黨與民進黨要競爭2012年的總統大位,就要好好把握這兩年的時間,呼應台灣社會的期待,成為政治人物的典範,就有機會脫穎而出。

另外,回應其他來賓的見解,我認為,從這次五都選舉中,可以看出較大變動的部分有幾項:第一,就是藍綠板塊的移動。但是,藍綠兩黨都沒有對於台灣急需的大改革,提出政策方向來。例如:未來總統的任期如果可以延長為五年,如此,總統就沒有連任的顧慮,而可以進行大改革;第二,是五都選舉之後,總統已經全面被弱化,春秋五霸形成之後,五位市長能夠掌控更多的權力,而走向另一個階段。其實,這次五都區劃的決定是十分草率的,這對於桃竹苗、彰雲嘉等縣市,是很不公平的,我認為兩黨的負責人都沒有負起應有的責任,為台灣的整體發展做最好的規劃與考量。第三,我認為台灣需要走內閣制,而這些大政方針,都需要兩黨政治人物,把方向及目標訴諸選民,並獲得共識,台灣的未來才有前途。

 
評論家 南方朔:
 

這次選舉是臺灣人民非常聰明的選擇,表達了不同的訊息。

第一個訊息是國民黨贏了面子,民進黨贏了裡子,兩個政黨各取所需。

國民黨在選前原先完全不看好自己的候選人,認為五都選舉結果可能會是二比三、四比一,甚至是○比五,選得國民黨天下大亂。

從這次選舉結果,國民黨在以往大幅領先的地區,領先幅度減少了,而以往落後的差距也越來越大,大台中傳統大幅領先的地區已經減少,大台南、大高雄落後的更多了。其次,從得票率來看,藍、綠的基本架構、板塊已出現大幅變化,二○○八年總統大選馬英九領先的兩百萬票,在這次選舉來看,完全消失了,藍綠板塊變成一半一半,甚至是綠大於藍的局面。

民進黨在這次選舉刻意吸收中間選票,國民黨則是藍綠對抗,逼得中間選民被迫選邊站。但是我更擔心的,從來沒有一次選舉像這次一樣,媒體介入選舉這麼嚴重,這次媒體介入選舉是最嚴重的一次,已經沒有獨立的媒體,沒有中間的媒體了,台灣社會更加兩極化。

這場對國民黨來說的政權保衛戰,台灣社會的分裂程度不是減少,而是擴大之中,國民黨應該格外警惕的是:裡子不見,藍大於綠的基本架構已經改變了,不能再搞藍綠對決,這是對國民黨很大的警訊。

第二個訊息是,台灣的民主仍舊非常脆弱。二○○四年的選舉發生槍擊事件,這次又有非政治因素的槍擊事件,是不是有政治因素不去猜測,但確實對選舉造成影響。民主政治仰賴的是民主,台灣卻恰恰相反,使得輸的和贏的都有怨言,這樣的民主是很脆弱,台灣民主走了這麼多年,這樣的事件發生對民主是個惡灶。

第三個訊息是往後的一、兩年要做改革是非常困難的,平庸化的政府將會出現。過去一、兩年,馬英九以二百萬票領先差距勝選,等於是天賜良機,可以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領導階層沒有利用機會,沒有大力改革,也沒有本領去從事大改革,造成基本結構的版圖改變,國民黨過去掌握四分之三的優勢,已經沒有了,未來將更不可知,民意更難掌握,改革將更難做,平庸化的政府將會出現。

政府的平庸化問題更嚴重,用一般人的說法來形容就是跛腳化的情況更嚴重。國民黨就是因為過去沒有做改革,所以這次才會選的這麼勞累,無法也不敢對重大事件做出重大選擇,使得這次選舉變成是一場政權保衛戰,不但過去的表現無法變成資產、籌碼,只有不斷清算前朝來保衛政權,這種保衛政權的手段,完全不符合民主政黨用政績來贏取選舉,因此,大家期待政府的大改革不會出現,政府在明年將會更加勞累。

馬政府贏得百分之六十的選票,遠比美國總統歐巴馬過半還要多,這在全世界是很少見的,這次選舉藍綠板塊的大幅挪移,更加不可能進行改革,政府將更加不敢有所作為,台灣社會變成動員社會,而不敢從事大改革。

台灣媒體在這次選舉氣氛的塑造,有很大的影響。例如:陳菊因九一九水災被媒體一路追打,追打到最後關頭,我作為一位媒體人都覺得太超過了,看了都不忍心,陳菊這次贏這麼多,媒體算是扮演了幫倒忙的角色。

這次選舉,媒體介入選舉是空前的嚴重,媒體不但沒有促進民主發展,反而是扮演倒退、激化的角色,不斷的搧風點火。

如果說藍色的媒體批評藍營,綠色的媒體批評綠營,內容或許會比較相對理性,但是台灣卻不是這樣,而是把台灣社會情緒推向極端,媒體對社會是破壞的角色。

過去台灣對於行政區劃的討論已經有一致性的看法,也有中央領袖和地方領袖銜接、聯繫性的空間及設計,也就是區域政府(regional government)的概念,但是這次的五都是擦槍走火的大鬧劇,我同意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所說的「五都是亂之源」,而新北市將發揮超行政院長的效應,也就是葉爾欽效應,這也是國民黨這次拚全力保住新北市,就是怕一旦讓民進黨當選將會不堪設想,這樣的五都是很離譜的。

另外,台灣的民主只談民主,不談領導,怕被說成是個人崇拜、新專制,結果只有企業在談領袖,這是台灣政治的墮落,所以大家都去當鄉愿的政治人物,一天到晚只想有掌聲,這對我的良心而言是不能接受。

 
前民進黨中常委 羅文嘉:
 

謝謝主持人跟前面三位前輩。其實從去年的縣市長大選,到今年五都選舉都是定位為期中選舉。五都大選因為更接近總統大選,熱度更熱,所以會更受人注目。
這次選舉國民黨贏得三席,民進黨獲得兩席,這代表了台灣民眾還沒給答案:國民黨還沒有被淘汰,而民進黨則是尚未達陣。

進一步觀察,我同意南方朔先生的觀點。雖然國民黨贏了席次,但是從得票率來看,民進黨在南部依然成長2至3%;台中更驚人,蘇嘉全拿了48%的選票,民進黨上次得票是38.9%,雖然民進黨還是落後,但是已經剩下2%的差距;在台北市和新北市民進黨剛好都增加了3%的選票,這說明即便在藍軍最有利的兩個主要都市,民進黨仍然可以成長。

整體看來,民進黨雖有成長,但是還不夠,感覺上會有落差,那是因為沒有實質攻下席次,這代表選民給你鼓勵,但是沒有讓你可以贏得2012。這次期中選舉反映民眾對國民黨嚴重不滿意,對民進黨不完全信任。

在未來布局上,國民黨會比較簡單:馬英九總統準備連任,金溥聰操盤,朱立倫則確定在新北市。民進黨的布局上,由於蘇、謝都沒有成功勝選,等於是回到原點,會增加比較多的可能性。

未來,我們可以從這次五都的得票率跟去年的縣市長選舉得票率來看,2012的總統大選會很接近。可以確定的是:2012馬英九將不再有2008的領先兩百萬的優勢,回到2004的基本盤。

這次五都選舉整體來說,會讓兩黨往中間靠。相信國民黨的秘書長金溥聰和民進黨的蔡英文主席都會觀察到這樣的趨勢。不過,媒體、社會與政治彼此有辯證關係。政黨要往中間靠,要拉動社會,但是因為媒體的角色,媒體的藍綠比政治的藍綠更嚴重,也成為未來影響政黨往中間靠的關鍵因素。
 
胡鴻仁:
 

現在我們接著就第二個議題:「對兩岸關係的影響」,請來賓們發表看法,首先還是請黃肇松教授發言。

 
黃肇松:
 

在座的除了文嘉兄之外都是媒體人。以前媒體已經很讓人憂心,現在更讓人憂心。昨晚我看有線電視轉了七、八個電視台,對於連勝文事件,藍的媒體說是政治事件,綠的媒體則說是黑道,或者說是土地糾紛。在事情真相未明之前,媒體應該審慎的秉持『事未易察,理未易明』的原則處理新聞。例如:國際上媒體都能把握在人質未被釋放前,不報導該一事件的處理原則。但是台灣媒體在這次五都選舉中,沒有一家舉辦電視辯論,這是媒體對候選人施壓不夠?還是什麼問題?值得思考,總之這次五都選舉媒體是都輸了!

2012大選是期末考,當然比期中考重要。而ECFA是在期中考之前通過的,這次五都選舉並沒有明顯的把ECFA當做議題,但我認為大陸應該理解到:ECFA已經通過了入學考,今後兩岸是處在更有系統的往來狀態!可是對照這次五都大選結果,藍綠的變化,尤其是南部綠的擴大的變化,在五都選舉到2012總統大選期間,如果大陸期望先經濟後政治,例如:結束軍事對峙,或者軍事互信機制的簽訂等等,我認為在這段『空窗期』期間很難有期待。反而應該在投資保障協定這些技術層面多做努力,才不至讓兩岸關係冷卻。再來在跟政治沒有直接關係的文化與新聞方面,倒值得推動。

兩岸關係仍在持續進行中,我同意剛才兩位的意見。兩岸的大局,我認為有兩個三角,即大三角與小三角。以台灣的立場來看,大三角並不大,小三角其實不小。我所謂的大三角就是中國、美國和台灣,小三角即台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以及大陸的共產黨。在過去兩年中,國民黨與共產黨和解,這中間民進黨今後能夠扮演什麼角色,發揮什麼作用,是不是要『逢中必反』都值得深刻思考。
總之我認為2012以後,小三角最重要的是安全!

 
李在方:
 

此次五都選舉結果,我認為對於兩岸關係有正面的影響,是一個良機。基本上,推動兩岸關係要超越這個時代,至少也要與時並進,最糟糕的則是落後於現況。目前無論是藍綠陣營,都必須迎合全球化的大潮流,台灣需要發展國際關係,以這次台灣對於兩岸簽署ECFA,意見趨於一致,即可體會,但民進黨對於ECFA基本是反對的。

我認為兩岸關係的發展,中國大陸有主導權,就像在亞洲國家中,新加坡、南韓等都可以有主導權一樣。例如南韓,在台、韓2004年復航之後,沒多久就給台灣兩週的免簽證;後來乾脆完全開放免簽證,另外,日本也給了台灣免簽證的優惠。總而言之,台、日、韓的關係非常特殊,而中國大陸也應該以此為借鏡,要在各方面展現對台灣的善意,不要擔心台灣會攻擊他,也就是說,中國大陸要想感動台灣的民眾,就必須採取某種程度的主動性,不要對台灣斤斤計較。

總之,我認為這次台灣五都選舉的結果,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是正面的。中國大陸應該在2012年之前,好好把握這個良機,不然的話,機會如果喪失,則兩岸關係未來仍然會有不可預測的變化。

 
羅文嘉:
 

廣泛來看,就兩岸的經濟關係和社會往來關係,大概不會受到五都選舉的影響。兩岸的關係反而在2012年之前會越來越熱,但越來越熱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雙方社會民間的往來或人民的往來,會因為更了解而更靠近還是更分開,其實這是個可以討論和觀察的話題。狹義來說,這次選舉對兩岸關係中政黨之間的政治位置關係,可能會產生些影響,尤其可用來分析兩岸三黨對於自身角色定位的認知。

這次選舉對北京來說,他們應該會理解:從兩年前馬英九贏兩百萬票,到領先趨近於零,了解到台灣是一個小而密集,流動很快的民主社會。大陸本身有不同的發展經驗,但兩岸關係發展不能只靠國共兩黨,台灣還有民進黨,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而過去這兩年,是兩岸關係變動最快的兩年,但未來兩年這種變動會趨緩,不一定由熱轉冷,但至少轉溫,所以在未來兩年政策上,若要有突破進展,我認為可能性不大。

不大的原因在於國民黨,因為國民黨在這次選舉中一定會分析為什麼會在兩年內失去兩百萬票,主要是因為馬英九有兩個形象上的致命傷,第一是能力不夠,第二是在政策上太過於傾中。這兩個印象透過媒體和人民的耳語流傳,是導致國民黨失去兩百萬選票的原因,所以在未來兩年他要怎樣修補這兩個大缺陷,是國民黨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而民進黨若要在2012年期末考大選有所突破的話,民進黨前兩年蔡英文也討論過十年政綱,是不是在兩岸政策上能有一些更積極更大步伐的作法或改變,這東西一直在內部討論,但沒有做更公開的表示或討論。這次選舉結束之後,在可能半年的時間內,民進黨是不是應該形成一個共識,讓兩岸政策的步伐更大一點,是需要討論和調整的部份,這也是我說兩岸三黨由於在角色和位置的不同,可能會影響到兩岸政治關係的一些變化。

 
南方朔:
 

大家都注意到,這次選舉蔡英文和蘇貞昌對死硬綠軍談台獨、ECFA都不理會,塑造出一種微妙的變化,對於這次選舉結果,北京政府應該也是鬆了一口氣。

最近我到北京和一位極高層碰面,北京政府認為民進黨是不可測的政黨。我的看法是,北京未來最大的對手,不是國民黨,而是民進黨;台灣在地人還是掌握台灣的發展命脈,台灣的文化權、論述權是掌握在本土派,從電影「海角七號」就可以看出,而國民黨只能談眷村文化。

兩岸三黨,北京政府只認識國民黨,卻不了解民進黨,這是以往國民黨不斷替北京政府洗腦的結果。說民進黨天天搞台獨,但從這次選舉,可以看到民進黨正在轉型,走向溫和路線,而這次選舉造成的板塊位移,更代表了北京政府未來的對手是本土派,而不是國民黨。

隨著ECFA簽訂,兩岸經濟往來更加頻繁,台灣人在大陸做生意越來越多,在大陸當低幹的、高幹的、中幹的一堆人,都靠大陸維生,民進黨不敢放棄這些選民,現在就是看「台灣自主性」怎麼去解釋。

我們不能否認過去的國共對抗的現實,也不能否認現在的現實。我們不可能不理會前面的現實,因此,兩個現實,無論是以前的歷史的現實,或是現在的現實的現實,如何折中出一個東西,兩岸才可能有互信。

以前我們都認為國民黨、馬英九和北京政府的關係有多好,現在北京政府對馬英九越來越不滿意,動不動就以「傷害台灣人民情感」要脅北京政府,而且為了要脅,惹出一堆麻煩。北京政府對馬的不信任,已經從過去低層,現在高層也開始有不滿意的聲音,使得未來的兩岸關係,正式進入不穩定狀態。

北京政府對馬英九的看法是,常常是前半段不聽,只聽後半段,像是新胡六點,很難不回應,但馬政府卻假裝沒聽到,沒回應。北京政府認為你馬政府沒有善意,對馬政府已經進入不善意的階段。

我們不要用國民黨一廂情願的邏輯去看北京政府,北京政府已經對馬政府看破手腳,因此,北京政府的終極對手是台灣的本土派,對國民黨的兩岸關係也會有一些變化。

 
社長胡鴻仁 結論:
 

今晚經過四位名家的解讀之後,給了我們許多的啟發與思考。總結四位來賓的高見,包括:

〈一〉透過五都選舉,頗有一代新人換舊人的新氣象;
〈二〉大家擔心五都選舉過後,贏得面子的執政黨平庸化,改革不力的問題會出現;
〈三〉由於藍綠板塊的變化,國民黨2008年的選情優勢,已經慢慢在流失中;
〈四〉未來國、民兩黨的競爭,究竟會更惡質化?或者更進步?引起關注;
〈五〉台灣媒體未來所扮演的角色,需要重新向中間靠攏;
〈六〉五都的發展規劃對於台灣未來的發展,也值得深思;
〈七〉五都選舉的結果,顯示執政黨的處境越來越困難,但人民對於在野黨也尚未完全信任;
〈八〉五都選後兩岸關係仍在進行中,兩岸仍需在文化等非政治的層面上多方交流,民進黨勢需提出步伐較大的兩岸政策,中國大陸也需要加強與台灣的民進黨交流與溝通。

今天非常謝謝四位來賓的既精闢又前瞻的見解,將來如有重大事件時,兩岸公評網仍會再度舉辦類似的座談會,邀請各界專家參與分析討論。最後我們也再次感謝各位觀眾的熱情參與,謝謝大家!